(原標題:滴滴順風車重回北京:順風車市場回暖 玩家暗自發力)

滴滴順風車試運營繼續“擴圍”。從12月23日上午9時起,滴滴順風車在北京、武漢、佛山、南昌、長沙等5個城市上線試運營。這是滴滴順風車第二批上線試運營城市。在此之前,滴滴順風車已在太原、常州、哈爾濱等城市率先試運營。

在北京上線首日,不少用戶體驗了整改後的滴滴順風車。有用戶反映,首次使用流程有些繁瑣,乘客發出訂單後司機應答率不高。事實上,在前期試運營期間,也有用戶和司機反映了不少問題,比如“如何撤回邀請”“順路程度不準”“誤點到達目的地”“行程前溝通不暢”等,滴滴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優化調整。

即將進入春運階段,順風車行業將迎來“好行情”,不過如今的順風車市場競爭態勢日漸激烈。滴滴順風車迴歸後,將與嘀嗒順風車、高德順風車、哈囉順風車、曹操順風車,以及一些區域性順風車玩家“同臺表演”。

北京首日體驗:流程與應答率待提高

“雖然設置挺繁瑣的,但能使用也挺好的。”作爲順風車老用戶,楊先生對於滴滴順風車的上線表示歡迎。12月23日上午9點多,他發佈了10點多從加州小鎮到榮華國際的行程,十多分鐘後,訂單成功被接收。

楊先生的這單行程費用爲39元,相同行程的快車費用爲60-80元。“之前我經常使用順風車,挺划算的,大概能節省30%-40%的通勤成本。”楊先生介紹。

同日上午9點10分左右,趙先生髮布了“安立路地鐵站-軟件園”的行程,發佈後,平臺顯示有四個順路的車主,順路度在50%到90%之間。

“我邀請順路度90%的車主接單。不到十分鐘,這個車主就給我發了接單邀請。我確認後,雙方纔能匹配成功。”趙先生對於首日體驗感覺不錯。

不過,當天並不是所有人都和這兩位乘客一樣順利完成行程。程麗(化名)當天第一次使用滴滴順風車打車時感覺流程有些繁瑣。上午10點,她發佈了從望京的中輕大廈到朝陽大悅城的行程。訂單顯示,該段行程總費用28.9元。

行程發佈後,平臺顯示需要等待10到15分鐘,頁面上有22個順路的車主。這些車主下面有“有禮貌”“神準時”等標籤,也有些車主被貼上“遲到,開車時玩手機。”等標籤。程麗主動聯繫了一位90%順路的車主希望能接單,過了5分鐘沒有回應,她又加了5元感謝費,等了20分鐘後依舊沒有回應。不久,平臺顯示行程已經超時,需要重新發布。

程麗的情況並不少見,當天多位用戶告訴記者,發佈行程後無人接單。楊先生認爲,“滴滴順風車北京試運營,很多車主還不太瞭解。時間久了,車主就多了。”

記者採訪了當天接到單的兩位車主,他們對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表示期待。

車主劉先生當天早上接到滴滴的短信,被告知9點後順風車服務上線,並邀請他立刻體驗。此前他通過滴滴接過1000多次的順風車訂單,在滴滴順風車整改的這段時間,他通過天天用車和51用車等平臺跑順風車。得知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後,他馬上就去申請了。

劉先生表示,現在車主申請的流程比以前多了一份安全知識的考覈題,考覈通過後,他發佈了行程,五六分鐘後就接到了第一位乘客。劉先生表示,現在平臺對乘客的安全保護程度高了,但是需要全程錄音,車主和乘客的隱私容易受到侵犯。此外,現在車主不能及時與乘客電話聯繫,只能通過平臺留言,接單很不方便。

相比之下,車主李先生的接單速度更快,他發佈從通州到亦莊的行程後不到一分鐘,就遇到順路的乘客了。李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接單是雙向選擇,可以互相發送邀請,行程也更方便。

5城先期試運營後,正優化部分功能

11月20日,滴滴順風車最先在哈爾濱、太原、常州3個城市試運營。11月29日瀋陽、南通也加入試運營的行列。12月23日,北京等5個城市試運營。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以來,司乘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包括“如何撤回邀請”“順路程度不準”“誤點到達目的地”“行程前溝通不暢”等。

對此,滴滴出行總裁柳青曾在微博表達歉意:“內部的產品同學曾無奈自嘲在做了一款最難用的順風車產品”。滴滴方面表示,正在進行優化調整。

滴滴順風車方面介紹,“邀請撤回”功能已在太原調試上線,預計會在各試運營城市逐步推出。同時,也會對“邀請撤回”的使用次數做出限制,以避免隨意撤回造成乘客的困擾。針對“順路程度不準確”,滴滴順風車方面表示,順路程度計算模型正在優化迭代,新的計算模型已開始進行線上小流量實驗,實驗結果達到預期後將全量上線。

上述北京車主反映的不能與乘客電話聯繫的問題,此前試運營期間也有不少用戶反饋。滴滴方面稱,主要是從隱私保護和行程安全角度考慮的。若在行程確定前開放電話和自由發消息的權限,可能會存在騷擾、或者要求私下交易的風險,導致安全隱患。後續將上線部分邀請後溝通的功能。

楊先生認爲,“滴滴採取的安全措施,包括身份驗證、面部識別、全程錄音等,會對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產生震懾作用,讓他們感覺違法成本很高。”

“我們做整改還是想把安全做實,安全有很多的流程是爲保障大家安全,在體驗上有些折損的,我們也會持續迭代優化體驗。”此前,滴滴順風車總經理張瑞向新京報記者表示。

順風車市場“回暖”,玩家暗自發力

順風車作爲共享經濟的代表,環保節能、減緩交通壓力。2016年交通部曾表示,“私人小客車合乘有利於緩解交通擁堵和減少空氣污染,城市人民政府應鼓勵並規範其發展,制定相應規定,明確合乘服務提供者、合乘者及合乘信息服務平臺等三方的權利和義務。”

此前,順風車市場以滴滴和嘀嗒爲主。在滴滴兩起順風車安全事件之後,行業一度沉寂引發討論,隨後滴滴順風車、高德順風車宣佈下線,嘀嗒順風車也暫停午夜場。

今年以來,順風車市場開始“回暖”。哈囉順風車全國上線;嘀嗒、哈囉與釘釘合作職場順風車測試;11月20日,滴滴順風車重啓當天,曹操順風車在全國上線試運營。目前,順風車市場除了滴滴、嘀嗒、高德、哈囉、曹操等全國性玩家外,還有一些區域性玩家,比如拼客順風車、阿爾法順風車、一喂順風車等。

滴滴在這個時間點決定上線順風車業務,在外界看來,既是對行業新玩家的反擊,也是對2020春節順風車市場的謀劃。但張瑞卻否定了這個說法,“對於規模、體量甚至競爭,現在確實沒有考慮這事情。我們的首要目標,一定是安全。”

“順風車行業回暖,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雖然有競爭,但有了此前的發展經驗。這個行業會發展更快更好。”互聯網分析師季城認爲,每年春運期間都是順風車的需求高峯,今年順風車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關於順風車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已正式立項《私人小客車合乘信息服務平臺安全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此外,12月22日,首屆中國順風車法律論壇舉行,發起成立了順風車法律及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也將推進順風車事業法治和技術標準體系的建設。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實習生 趙方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