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天貓啓動“新零售數據賦能新品計劃”,幫助品牌將新品研發週期從18個月縮短爲9個月。這背後,是天貓大數據全程參與新品研發,通過充分的前期調研、與消費者深度互動以及精準人羣測試等大數據手段,幫助李施德林高效挖掘和定位了目標消費人羣,並準確洞察了這一人羣的需求。

今天的一個數字給市場帶來不小的震動:2019年將有超過5000萬款新品在天貓首發。這意味着,今年一整年,平均每0.63秒鐘就有1款新品要在天貓發佈。

(圖說:天貓作爲全球最大新品首發地,星巴克首款“會說話”的星禮卡在天貓首發。)

業內人士指出,天貓作爲全球最大新品首發地,展現出的這背後中國商業變化之快,已不能用“發展”來形容:新品作爲品牌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新品迭代已成爲品牌迭代乃至商業迭代的縮影。跟不上新品發佈速度的品牌,往往逃不出品牌老化的魔咒。

品牌發佈新品的速度爲什麼會越來越快?這和消費分級的市場環境,以及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大數據賦能,有密切的關係。需求顆粒度更細分,消費分級驅使品牌加速上新

消費升級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中國也在消費分級的路上加速前行。從消費個體喜好看,有人追求精品,有人追求高性價比產品,也有人注重產品背後的故事和所能代表的個性。從整體消費趨勢看,去年阿里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消費提質升級已展現出全新的格局和趨勢,年輕一代的消費者迅速崛起促使消費需求被細化。消費呈現多元化、分級化的趨勢。

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明顯,潮流的風向變速加快,潮流迭代也在加速。這驅使市場對產品迭代有更快速的渴求,甚至要有從無到有的突破式創新。靠幾款經典產品俘獲全部消費者的年代一去不復返。

例如在男性護膚這件事上,經歷了從無到有,洗面奶、爽膚水成爲男性基礎配置後,天貓上的品牌已經開始針對男性美白、祛斑和抗皺等訴求,研發和上線更爲細分的護膚品。而在家電市場,最傳統的“三大件”之一的洗衣機,新品已經細分到有洗內衣專用的智能洗衣機。親子市場則早已跨過尿不溼加奶瓶的基礎需求時期,發展到了智能衝奶器、電動搖椅、智能陪伴機器人等“帶娃神器”逐步普及的階段。

從大衆最有感知的品類來看,防脫、生髮的細分需求,催生了更爲細分的洗髮水、護髮素、頭皮護理乃至生髮儀的新品市場。2018年5月底在天貓定製首發的60款產品中,新孵化品類HairMax高端生髮儀成交超1000臺,銷售金額同比增長近200%。這個來自美國的品牌在天貓成功開啓了中國消費者“爲秀髮買美容儀器”的篇章。

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個性化的需求,對不斷升級和分級的消費場景的需求,讓更細顆粒度的商品被市場所需要。產品更新迭代稍慢,品牌原有市場就可能被一波接一波需求更細分的新品佔領替代。研發週期縮短一半,大數據賦能產品創新迭代

美國的零售行業每年推出的新產品中,70%以上在貨架上存活不超過12個月。而在中國市場,有數據顯示新品上市後的成功率更是不到10%。天貓上新品的競爭同樣激烈。2018年天貓上線的品牌新品中,上市週期內銷售出10件以上、算作存活的只有六成,上市後進入品類銷售前30%、算作暢銷的不到一成。

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品牌經營更多依靠商業直覺和感性決策的模式,在新品發佈速度越來越快、新品研發生產投入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風險高且難以複製。充分的市場調研與消費者測試基礎上,新品纔有可能獲得成功乃至爆發。

大數據的出現,讓縮短新品研發週期和全面市場調研之間,不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去年,天貓啓動“新零售數據賦能新品計劃”,幫助品牌將新品研發週期從18個月縮短爲9個月。最先受益的品牌中,有一個是佔據中國漱口水市場70%份額的李施德林。

(圖說:去年李施德林的新品之一“仙女水”天貓首發後,迅速在年輕女性中走紅。)

強生旗下的李施德林一直以來散發着濃重的“硬漢”氣息,經典口味的強刺激性並不受年輕女性喜愛。因此李施德林急需針對中國的年輕女性市場,推出能獲得她們青睞的新品。去年,李施德林天貓新品創新中心一起,反向定製了兩款針對年輕女性的新品漱口水。天貓雙11兩款新品上線後迅速在年輕女性消費圈層走紅,被稱爲“仙女水”。

“仙女水”讓李施德林一舉攻破女性市場。女性消費者佔比達75%, 18-29歲年輕女性羣體佔54%。值得關注的是,“仙女水”的研發週期僅用了5個月。而通常,強生集團的新品研發時間爲24個月。這背後,是天貓大數據全程參與新品研發,通過充分的前期調研、與消費者深度互動以及精準人羣測試等大數據手段,幫助李施德林高效挖掘和定位了目標消費人羣,並準確洞察了這一人羣的需求。

大數據使得細分市場的觸角達到前所未有的敏銳和精準,率先投入大數據懷抱的品牌也在新品成功率上擁有了更多的底氣。而天貓今天宣佈將其在手機淘寶首頁的入口直接升級爲天貓新品,也被行業認爲是對新品研發的“利好”。這意味着將會有更多品牌在新品開發上受益於大數據,在跟上越來越快的新品速度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新品對品牌業績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