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美丽之冠 冷雨飘扬/摄

  来源:原野与番薯(ID:woshifanshujun)

  1

  朋友和我说他上周参加了一场面试,应聘的工作与现在的工作属于不同的行业,因而换一份工作相当于一切从头再来。面试者中有与他一样工作几年的,也有很多应届毕业生,他的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是担心,几年的工作让他没有了刚毕业时的活力,与这些朝气蓬勃的应届生一起竞争失去了年龄优势;另一方面是别扭,工作了这么些年还要和应届毕业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不甘。

  因而面试前他一直在责怪自己,为何在毕业时没有做好职业规划,现在要一切重头再来。让这不断流逝的时间吞噬了青春,连一点残骸都没留下。

  他就带着这份愧疚和别扭与其他面试者一同走进了考场。第一轮是小组讨论,十位面试者围成U字形坐了下来,桌上是笔和题本。

  2

  他突然觉得这场景似曾相似,几年前毕业时他也参加过一次这样的小组讨论,那场面试上大家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他在整个过程中一句话也没说,自然是被淘汰了。

  那个时候太稚嫩,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砺,没有表达自己的勇气。

  他翻开题本仔细阅读了题目,脑海里形成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主线,相关分析的维度也不断丰满。他说他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去打断别人的话。而是先认真听大家的意见,再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对大家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

  面试下来他惊讶于自己的变化。原来流逝的时间是看得见的,就藏在这智慧的增长里、就体现在生活的从容中。逝去的青春换来的是生命体验的不断丰满。

  经历了几年的职场生涯,可能不再青春洋溢,但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有了一定的智慧去看清事物的本质,有了一定的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虽然前途未卜,但走一步有一步的惊喜。

  3

  有一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14年,一个不折不扣的IT老兵,站在40岁的人生路口,他想要换个工作环境,想要去农村做农庄。

  但要放弃那样一份待遇颇丰的工作,他也犹豫。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也担心。但到了四十岁这个年纪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权衡利弊得失,面对选择更加从容。

  通过对市场及自身特点的分析,他最终还是决定辞职做农庄。在做农庄的过程他没有抱着创业的态度来经营,而是以一种“玩一玩”的坦然心境。

  他说,农庄本来就是一个让游客放松的地方,以一种“玩一玩”的心态经营,能够让游客感受到轻松与自由。

  他的第一批客人是前同事和他们的家属。后来通过他们的口耳相传,农庄的名头渐渐传开来,从他从前工作的通信圈,慢慢辐射到在金融圈、教育圈......

  几年下来他的农庄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这是他在当初决定创业时没有预料到的。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像是爬山。在山下时精力充沛,但视野有限;爬到半山腰时有些筋疲力尽,但遇见了别样的风景;爬到山顶时顿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下山时回味这一路的坎坷与收获,自己的经历便成了独特的风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