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樑先生,癡迷古物收藏,醉心探求古代文化,專題收藏高古和史前文化物件。十年收藏,無怨無悔。風雨彩虹,盡是收穫。同道同行,其樂融融,熱心國學,感悟管理。鑑賞的喜悅總是人生的成長,收藏的過程就是格物的旅行。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印章與花錢

青島 李國樑先生

編者按:

1、你不可能每次重要的展覽,都能在場觀摩,所以展覽的分享是一種交流的需要;

2、就算你到場參觀,一般而言,每人每次都無法在大博物館一次看完所有展品,所以分享就是一種交流的必要;

3、就算一般的博物館,由於每個人對展品的側重都不相同,每人對同一件展品的理解與聚焦點也各自不同。所以留下圖片的角度,聚焦,側重都不同,所以分享是一種交流的必須。

此次我們選取大家提供的博物館分享展品圖,就是一個個人立場,個人審美,個人視角的博物館巡禮。歡迎大家提供博物館巡禮主題稿,與同道分享美物與歷史。感謝青島李國樑先生提供資料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供稿分享。分享內容將在樂藝會各平臺傳播。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有22萬件珍稀物品,內容涵蓋考古、歷史、美術等領域。除陳列亞洲相關文化遺產的常設展廳外,博物館內還設有企劃展廳、兒童博物館、露天展廳等。館內在舉辦國內外展覽的同時,也注重蒐集和保存各種遺物,進行調查研究、發行學術資料並提供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等。

史前・古代館

通過具有各時代特點的文物展覽,展現出韓國文化起源和發展過程。從舊石器時代到統一新羅及渤海時代, 在11個陳列室超越史前和古代的時空界限,能夠欣賞10000多件的文物。

中世・近世館

按時代和主題,展現出高麗及朝鮮時代的歷史文化遺產。高麗時代由高麗I(包括後三國)·II·III等三個陳列室組成,展出500多件的文物,朝鮮時代由朝鮮I·II·III·VI·V(包括大韓帝國)等五個陳列室組成,展出400多件的文物。

亞洲館

展現出亞洲文化的共同性和多樣性並瞭解亞洲各文化圈的特點。尤其,在中亞室能欣賞東西方文化融合而成的獨特的“絲綢之路文化”。在5間陳列室展出970多件的文物。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樂藝會延伸閱讀

青島李國樑先生分享:韓國國家博物館賞瓷

青島李國樑先生分享:韓國國家博物館賞陶

青島李國樑先生分享:“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金銅部分”選賞

耀眼的金色國家:青島李國樑先生分享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金與玉

典雅清秀高麗瓷:青島李國樑先生分享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陶瓷

青島李國樑先生分享: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金銅石造像

銅玉古兵漆器雜項:青島李國樑先生分享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孫家潭:我與蔡美彪先生的忘年交

孫家潭:珍稀的金代三方紙幣用官印

樂藝會新春專輯:《丁酉雞年話“吉語”押印》

孫家潭:清代端石叢星太史殘硯作“書印”銘

孫家潭 : 螽斯衍慶~鳴蟲雅趣

樂藝會新春專輯:《丁酉雞年話“吉語”押印》

孫家潭:"清初澄泥貝葉喜蛛硯”作心經銘

孫家潭:南宋成語典故瓷印“尺素在魚腸”

孫家潭:奇特的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韓林兒政權官印“德義庫記”

孫家潭:“念欹器”清代玉印

《古印今觀》——孫家潭藏品介紹:戰國三晉雙觿鈕私璽孤品

既緣堂藏押印小識

后羿:難得金代“漢國王孫”印

后羿:稀見的上京路元帥都監府印

石宏斌:遼印精靈—契丹童子押印紐式初識

朱棟樑:印中自有萬千軍—韓林兒“管軍萬戶府印”賞析

汪自力:二十年玩押心語

汪自力:《民間藏曆代押印圖錄》的讀法與問題

劉春聲:朱白印事

瀟湘一舟:官印見證王朝興替歲月變遷

山抱叢/東胡:《不解之謎——符咒牌上的契丹字》

戰國雙胞胎銅人帶路:上海博物館金銅造像系列巡禮

《鏡映乾坤—羅伊德·扣岑先生捐贈中國古代銅鏡展》戰漢篇

懋勤軒:清代令旗、軍官印與調兵令牌

懋勤軒專欄:明大理衛百戶印、剿匪告示與禁種罌粟令

蘇迅:玉印來伴幾度春

慮得居摭拾:鄴城印陶分類之淺見

契丹字吉語錢“福壽延長”的文化探索

劉韜:一方遼代酒務官印《黃龍府酒務記》

劉韜:一方罕見的“尚書禮部造”元代八思巴文官印

如願意接受本微信號信息,可按右上角“樂藝會”訂閱。

更多精彩藝術生活鑑賞與創造見證與您分享。

歡迎轉發。歡迎關注訂閱。

微信公衆號轉載請聯繫後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