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满铁奉天地方事务所”原建筑尚在。

1

三井洋行大楼(招商银行中山路支行)

1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沈阳市总工会) 本组图片 邱宏 摄

邱宏

视线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60年代,每年10月1日国庆时,沈阳各界的盛装队伍、彩车,都要围绕中山广场游行。主席台便设在辽宁宾馆二楼阳台上。如今,中山广场周边的辽宁宾馆等建筑,终于实至名归,被国务院冠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然而,至今尚存的中山广场周边建筑群,却见证了沈阳曾被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

欧式建筑环绕中山广场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侵略者将和平大街以西、兴工街以东、市府大路以南、南十马路以北的区域攫为己有,强行划入“南满铁路附属地”范围。

1913年,日本侵略者修建了中央广场;1919年,改称“浪速广场”。“浪速”既是日本城市大阪的旧称,又是日本一艘巡洋舰的名号,足见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当年,浪速广场正中,树立着一根下粗上细、酷似刺刀的汉白玉石碑,碑文为“明治三十七年日露战役纪念碑”。当年,日本将沙俄称作“露西亚”。由此可见,该碑文中的“日露战役”,指的便是“日俄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本侵略者炫耀胜利的纪念碑,涂上“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标语,并且全面清理了“南满铁路附属地”殖民化的地名。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将浪速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场周边,相继出现了一批欧式、日式建筑。站在中山广场南侧面北,从西起始顺时针依次排列为:大和旅馆(辽宁宾馆);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广场支行);伪奉天警察署(沈阳市公安局);三井洋行大楼(招商银行中山路支行);朝鲜银行奉天支店(华夏银行中山路支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沈阳市总工会);以及业已改建的“满铁奉天地方事务所”。

由于金融机构多会于此,故中山广场曾有“沈阳外滩”之美誉。

大和旅馆内炮轰北大营

大和旅馆(辽宁宾馆),由“小野木横井共同建筑事务所”设计,于1929年4月竣工,总体建筑共七层,欧式风格,是沈阳乃至全国最早的大型豪华宾馆之一。当年,惟有少佐(少校)以上的侵华日军军官,才有资格进入大和旅馆。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之前,侵华日军中的激进分子,经常在大和旅馆中聚会密谋;“九·一八事变”当天,大和旅馆成为侵华日军的指挥部。侵华日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大和旅馆中接到柳条湖铁路爆破成功的电话后,立即以侵华日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名义,接连下达了四道命令,要求侵华日军火速进攻北大营。架设在大和旅馆院里的侵华日军大炮,竟然直接向东北军的北大营轰击。

史料记载,1932年2月16日,侵华日军司令官本庄繁,在大和旅馆主持了“东北政务会议”,确定了伪满洲国的高层人选,决定溥仪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会后不久,伪满洲国宣布成立。当年举行“东北政务会议”的地点,就在如今辽宁宾馆的第三餐厅。

抗日战争胜利后,将大和旅馆更名为“铁路宾馆”。解放战争打响后,蒋介石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几乎全部麇集在铁路宾馆,部署东北战局。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陈云带领军政人员进入沈阳后的第二天便宣布,将铁路宾馆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军区主要领导的接待处,并将铁路宾馆更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际处”。 1948年11月至1949年2月,在中共中央安排下,三批从香港北上的民主人士,相继入住“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际处”,然后进京参与筹备新中国政协。1954年之后,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际处更名为“辽宁宾馆”。

八十余年银行金融机构

大和旅馆(辽宁宾馆)以北、隔中山路相望的建筑,是当年的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广场支行),由“宗像建筑事务所”设计,于1925年9月30日竣工,建筑面积234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横滨正金银行总行设在日本横滨。1905年5月,“日俄战争”结束后,横滨正金银行在沈阳(奉天)城内中街设立了奉天出张所(营业所);1908年,改称奉天支店;1921年,从中街迁入“南满铁路附属地”;1925年10月,最终迁至“浪速广场”(中山广场)西侧。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解散。新中国成立之前,此间曾为远东银行;1949年以后,改为中国工商银行。80多年以来,该建筑始终为银行金融机构。

伪警署变身公安局大楼

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广场支行)的北邻,为“南满铁路附属地”奉天警务署、伪奉天警察署(沈阳市公安局),由“关东厅土木课”设计,于1929年竣工,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大楼建筑风格古朴。

中国共产党在沈阳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奉天(沈阳)支部第一任书记任国桢,就是被伪奉天警察署逮捕。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天,伪奉天警察署成为侵华日军进攻沈阳城的重要据点之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伪奉天警察署,并将“东北剿匪总司令部”设在此地。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伪奉天警察署成为沈阳市公安局办公大楼,直至如今。

三井洋行大楼造型简洁

伪奉天警察署(沈阳市公安局)东北侧,为造型简洁而朴拙的三井洋行大楼,由“松田军平”设计,于1937年竣工,建筑面积6142平方米,是三井财团设在奉天(沈阳)的私营银行。三井财团创建于1918年,是日本三大财团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大楼曾先后为沈空司令部、沈阳警备区司令部;1962年,为辽宁省电子局;如今,为招商银行中山路支行。

朝鲜银行并入兴业银行

三井洋行大楼(招商银行中山路支行)东侧、南京街一路相隔、处于中山广场东北角的两栋钢筋混凝土建筑,为朝鲜银行奉天支店,后来成为伪满洲国的满洲兴业银行。这座欧式建筑建于1920年,建筑面积2881平方米,是日本朝鲜银行设在奉天(沈阳)的分行。

朝鲜银行原为朝鲜的中央银行,于1909年创立;1911年以后,被日本侵略者控制。1936年12月3日,朝鲜银行、正隆银行、满洲银行及其所属分支机构改组,并入伪满洲国与日本侵略者合资的满洲兴业银行。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海关、沈阳市交通局迁入这座建筑。1958年,沈阳市交通局迁出后,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迁入;现为华夏银行中山路支行。

侵华日军司令部大本营

朝鲜银行奉天支店(华夏银行中山路支行)南侧,跨过中山路,便是建于1922年的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大楼。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创建于1908年,是日本官商合资的特殊金融机构。1922年,这座大楼建成后,东洋拓殖株式会社便在奉天(沈阳)成立了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9月19日凌晨,侵华日军司令部便由旅顺迁进这座大楼。侵华日军司令本庄繁在这座大楼里下令:辽阳的侵华日军第2师主力,增援进攻奉天(沈阳);侵华日军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丹东);侵华日军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队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区、二道沟、南岭等地。至1931年9月19日10时,侵华日军先后攻占了奉天(沈阳)、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丹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的18座城镇。

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大楼成为沈阳市总工会办公楼。如今,这座大楼的门脸为盛京银行。

1956年,沈阳市政府对中山广场进行了第一次改造,在广场中心修建了喷水池;1969年,中山广场正中,矗立起毛泽东塑像以及群雕。如今的中山广场,成为国内外游人瞻仰、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中山广场周边的建筑群,成为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