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滿鐵奉天地方事務所”原建築尚在。

1

三井洋行大樓(招商銀行中山路支行)

1

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奉天支店(瀋陽市總工會) 本組圖片 邱宏 攝

邱宏

視線

新中國成立後,直至上世紀60年代,每年10月1日國慶時,瀋陽各界的盛裝隊伍、彩車,都要圍繞中山廣場遊行。主席臺便設在遼寧賓館二樓陽臺上。如今,中山廣場周邊的遼寧賓館等建築,終於實至名歸,被國務院冠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稱號。然而,至今尚存的中山廣場周邊建築羣,卻見證了瀋陽曾被日本侵略者殖民統治的屈辱歷史

歐式建築環繞中山廣場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侵略者將和平大街以西、興工街以東、市府大路以南、南十馬路以北的區域攫爲己有,強行劃入“南滿鐵路附屬地”範圍。

1913年,日本侵略者修建了中央廣場;1919年,改稱“浪速廣場”。“浪速”既是日本城市大阪的舊稱,又是日本一艘巡洋艦的名號,足見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當年,浪速廣場正中,樹立着一根下粗上細、酷似刺刀的漢白玉石碑,碑文爲“明治三十七年日露戰役紀念碑”。當年,日本將沙俄稱作“露西亞”。由此可見,該碑文中的“日露戰役”,指的便是“日俄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將日本侵略者炫耀勝利的紀念碑,塗上“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標語,並且全面清理了“南滿鐵路附屬地”殖民化的地名。爲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將浪速廣場更名爲“中山廣場”。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場周邊,相繼出現了一批歐式、日式建築。站在中山廣場南側面北,從西起始順時針依次排列爲:大和旅館(遼寧賓館);橫濱正金銀行奉天支店(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廣場支行);僞奉天警察署(瀋陽市公安局);三井洋行大樓(招商銀行中山路支行);朝鮮銀行奉天支店(華夏銀行中山路支行);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奉天支店(瀋陽市總工會);以及業已改建的“滿鐵奉天地方事務所”。

由於金融機構多會於此,故中山廣場曾有“瀋陽外灘”之美譽。

大和旅館內炮轟北大營

大和旅館(遼寧賓館),由“小野木橫井共同建築事務所”設計,於1929年4月竣工,總體建築共七層,歐式風格,是瀋陽乃至全國最早的大型豪華賓館之一。當年,惟有少佐(少校)以上的侵華日軍軍官,纔有資格進入大和旅館。

1931年 “九·一八事變”之前,侵華日軍中的激進分子,經常在大和旅館中聚會密謀;“九·一八事變”當天,大和旅館成爲侵華日軍的指揮部。侵華日軍高級參謀坂垣徵四郎,在大和旅館中接到柳條湖鐵路爆破成功的電話後,立即以侵華日軍司令官本莊繁的名義,接連下達了四道命令,要求侵華日軍火速進攻北大營。架設在大和旅館院裏的侵華日軍大炮,竟然直接向東北軍的北大營轟擊。

史料記載,1932年2月16日,侵華日軍司令官本莊繁,在大和旅館主持了“東北政務會議”,確定了僞滿洲國的高層人選,決定溥儀爲僞滿洲國傀儡皇帝。會後不久,僞滿洲國宣佈成立。當年舉行“東北政務會議”的地點,就在如今遼寧賓館的第三餐廳。

抗日戰爭勝利後,將大和旅館更名爲“鐵路賓館”。解放戰爭打響後,蔣介石等國民黨高級將領,幾乎全部麇集在鐵路賓館,部署東北戰局。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陳雲帶領軍政人員進入瀋陽後的第二天便宣佈,將鐵路賓館作爲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軍區主要領導的接待處,並將鐵路賓館更名爲“東北行政委員會交際處”。 1948年11月至1949年2月,在中共中央安排下,三批從香港北上的民主人士,相繼入住“東北行政委員會交際處”,然後進京參與籌備新中國政協。1954年之後,東北行政委員會交際處更名爲“遼寧賓館”。

八十餘年銀行金融機構

大和旅館(遼寧賓館)以北、隔中山路相望的建築,是當年的橫濱正金銀行奉天支店(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廣場支行),由“宗像建築事務所”設計,於1925年9月30日竣工,建築面積2346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

橫濱正金銀行總行設在日本橫濱。1905年5月,“日俄戰爭”結束後,橫濱正金銀行在瀋陽(奉天)城內中街設立了奉天出張所(營業所);1908年,改稱奉天支店;1921年,從中街遷入“南滿鐵路附屬地”;1925年10月,最終遷至“浪速廣場”(中山廣場)西側。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橫濱正金銀行奉天支店解散。新中國成立之前,此間曾爲遠東銀行;1949年以後,改爲中國工商銀行。80多年以來,該建築始終爲銀行金融機構。

僞警署變身公安局大樓

橫濱正金銀行奉天支店(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廣場支行)的北鄰,爲“南滿鐵路附屬地”奉天警務署、僞奉天警察署(瀋陽市公安局),由“關東廳土木課”設計,於1929年竣工,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大樓建築風格古樸。

中國共產黨在瀋陽的第一個地方組織、中共奉天(瀋陽)支部第一任書記任國楨,就是被僞奉天警察署逮捕。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當天,僞奉天警察署成爲侵華日軍進攻瀋陽城的重要據點之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接收了僞奉天警察署,並將“東北剿匪總司令部”設在此地。

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後,僞奉天警察署成爲瀋陽市公安局辦公大樓,直至如今。

三井洋行大樓造型簡潔

僞奉天警察署(瀋陽市公安局)東北側,爲造型簡潔而樸拙的三井洋行大樓,由“松田軍平”設計,於1937年竣工,建築面積6142平方米,是三井財團設在奉天(瀋陽)的私營銀行。三井財團創建於1918年,是日本三大財團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大樓曾先後爲沈空司令部、瀋陽警備區司令部;1962年,爲遼寧省電子局;如今,爲招商銀行中山路支行。

朝鮮銀行併入興業銀行

三井洋行大樓(招商銀行中山路支行)東側、南京街一路相隔、處於中山廣場東北角的兩棟鋼筋混凝土建築,爲朝鮮銀行奉天支店,後來成爲僞滿洲國的滿洲興業銀行。這座歐式建築建於1920年,建築面積2881平方米,是日本朝鮮銀行設在奉天(瀋陽)的分行。

朝鮮銀行原爲朝鮮的中央銀行,於1909年創立;1911年以後,被日本侵略者控制。1936年12月3日,朝鮮銀行、正隆銀行、滿洲銀行及其所屬分支機構改組,併入僞滿洲國與日本侵略者合資的滿洲興業銀行。

新中國成立後,瀋陽海關、瀋陽市交通局遷入這座建築。1958年,瀋陽市交通局遷出後,瀋陽真空技術研究所遷入;現爲華夏銀行中山路支行。

侵華日軍司令部大本營

朝鮮銀行奉天支店(華夏銀行中山路支行)南側,跨過中山路,便是建於1922年的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奉天支店大樓。

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創建於1908年,是日本官商合資的特殊金融機構。1922年,這座大樓建成後,東洋拓殖株式會社便在奉天(瀋陽)成立了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奉天支店。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的第二天9月19日凌晨,侵華日軍司令部便由旅順遷進這座大樓。侵華日軍司令本莊繁在這座大樓裏下令:遼陽的侵華日軍第2師主力,增援進攻奉天(瀋陽);侵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3營進攻營口,第4營進攻鳳凰城、安東(丹東);侵華日軍第2師第3旅主力、騎兵第2團、獨立守備隊第1營,分別進攻長春寬城區、二道溝、南嶺等地。至1931年9月19日10時,侵華日軍先後攻佔了奉天(瀋陽)、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丹東)等“南滿鐵路”、“安奉鐵路”沿線的18座城鎮。

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大樓成爲瀋陽市總工會辦公樓。如今,這座大樓的門臉爲盛京銀行。

1956年,瀋陽市政府對中山廣場進行了第一次改造,在廣場中心修建了噴水池;1969年,中山廣場正中,矗立起毛澤東塑像以及羣雕。如今的中山廣場,成爲國內外遊人瞻仰、市民娛樂休閒的好去處;中山廣場周邊的建築羣,成爲瀋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