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4日,家住賀蘭某小區的李先生用特殊方式迎來了女兒的降生,待產的妻子出現宮縮腹痛時,李先生本想送她去醫院,可沒想到只一會兒工夫,孩子的頭已隱隱可見,情急之下,李先生撥通了120,在接線員的電話指導下,他和母親幫助妻子順利產下一個7.8斤重的女嬰。邵曉明安撫着家屬,並持續關注着產婦和胎兒的情況,她耐心地指導李先生觀察胎兒的位置,囑咐李先生對妻子進行護理:“在每次宮縮的時候,用你的手輕輕扶穩胎兒的頭。

120接線員電話指導丈夫現場接生120接線員電話指導丈夫現場接生

李先生的妻女。

2月4日,家住賀蘭某小區的李先生用特殊方式迎來了女兒的降生,待產的妻子出現宮縮腹痛時,李先生本想送她去醫院,可沒想到只一會兒工夫,孩子的頭已隱隱可見,情急之下,李先生撥通了120,在接線員的電話指導下,他和母親幫助妻子順利產下一個7.8斤重的女嬰。

A

還沒出門轉眼胎兒頭已可見

“我媳婦懷孕生娃娃呢,來不及去醫院了,現在娃娃頭都看見了。咋辦啊?”2月4日上午10時09分,銀川120緊急救援中心接到一通求救電話,打電話的正是李先生。他妻子懷二胎已經41周,因爲家離醫院非常近,打車只需五六分鐘車程,就沒有提前住院。

當天清晨,妻子出現陣痛,按照計劃,她想着先去洗個澡,再打車去醫院也來得及。可誰知澡還沒洗完,她就開始出現持續宮縮,不一會兒的工夫孩子的頭已隱隱可見。李先生一下慌了手腳,趕緊撥打120。

接電話的是指揮調度科值班班長邵曉明,訓練有素的邵曉明言簡意賅地詢問了三個問題:家庭住址、聯繫電話、詳細症狀。一邊詢問,一邊飛快敲擊鍵盤,一分鐘後,她完成了派車指令,賀蘭縣第一人民醫院的救護車趕往李先生家。

B

接線員鎮定指導丈夫婆婆幫她分娩

完成派車後,邵曉明沒有掛斷電話,她冷靜地安撫電話那頭的李先生:“救護車已經趕過去了,你不要慌,現在我來指導你該怎麼做。”焦灼的李先生平靜了下來,邵曉明有條不紊地詢問了產婦的年齡、呼吸情況、孕齡以及胎兒的情況。在得知已經能看到孩子的頭部時,她給了指示:不要阻止嬰兒娩出,不要夾緊雙腿,不要上廁所,讓產婦選擇一個最舒服的姿勢休息,在宮縮的間隙深呼吸。

按照指示,李先生叫母親幫助妻子躺到牀上,邵曉明繼續說:“讓產婦平躺,然後在她屁股下面墊兩個枕頭。”電話那頭,李先生一邊給妻子墊枕頭,一邊焦急詢問救護車啥時候到。邵曉明安撫着家屬,並持續關注着產婦和胎兒的情況,她耐心地指導李先生觀察胎兒的位置,囑咐李先生對妻子進行護理:“在每次宮縮的時候,用你的手輕輕扶穩胎兒的頭……”

C

通話第11分40秒,孩子生下來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孩子停留在宮口沒有動靜,李先生開始着急了:“孩子出不來,咋辦啊?”邵曉明安慰道:“你耐心等待,不要拉,不要動,讓產婦深呼吸,讓孩子自然娩出。”當通話進行到11分30秒時,電話那頭傳來李先生驚喜的聲音:“孩子的頭出來了!”

邵曉明立即讓李先生用手托住孩子的頭和肩膀,並牢牢地抓住他的屁股和雙腿,“注意,嬰兒會很滑,別掉到地上。”11分40秒,孩子生下來了!

李先生鬆了一口氣,可接下來怎麼辦呢?他又陷入迷茫,邵曉明冷靜的聲音再次從電話那頭傳了過來,她指導這個二胎爸爸爲孩子清理口腔鼻腔,擦乾身體,用乾毛巾包裹起來保暖。然後提醒他不要拉扯臍帶,把嬰兒放在媽媽的懷裏或肚子上。

說話間,急救人員趕到了,邵曉明鬆了口氣,“讓醫生幫你處理臍帶吧。”說完這句,這次時長17分鐘的電話急救指導圓滿結束了。

本報記者 沈亞婷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