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在今年四月份,國家教育部落地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那麼在計劃落地半年以來,我們鄭州市的教育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又進展的如何呢,今天,我們去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看看李瑱老師的信息技術融合教學。

在《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這節課的備課過程中,李瑱老師利用了鄭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中的數字圖書館,進行概念、相關文獻以及圖片的搜索篩選,將有價值的內容充實到了她的課堂中。

在這節課上,李瑱老師先是通過一段視頻的分享,瞬間抓住了學生的眼球,提高了學生對《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這節課的學習興趣。接着她又利用在課前蒐集到的蝗蟲圖片,讓學生走上講臺標出蝗蟲身體的各個部位名稱,以便他們可以更清晰直觀的瞭解蝗蟲的身體結構。同時通過相關文獻的展示,讓學生細緻深入的學習到了更加精準的生物知識概念。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只是教師的授課方式有了改變,學生的課後學習方式同樣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這節課結束時,李瑱老師給同學們留下了課後探究作業。拿到作業題目之後同學們紛紛藉助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分組討論協作探究,主動構建知識,最終以電子書的形式在班級學習空間完成提交了作業,並與同學們進行了分享。

關於把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自己的生物課堂上,進行信息技術融合教學,李瑱老師是這樣說的:

從李瑱老師的教學展示中,我們感受到了信息技術對她的備授課帶來的便捷和高效,體會到了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給教育帶來的新的契機。那麼在信息時代下,怎樣才能讓衆多有效便捷的教育資源,更好的爲鄭州市中小學教育服務,鄭州市教育局爲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專門搭建了一個鄭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海量適切的學習資源服務。

想詳細瞭解鄭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嗎?想知道李瑱老師的信息化教學還有哪些細節嗎?今晚八點,鄭州教育電視臺《信息時代》讓我們一起做學習的主人~

推薦閱讀

有人愛喫大腸湯嗎?據說,這個地方的最好喫!

一次性紙杯只能喝水?紙杯說:我不服!

喜愛看歷史劇的你,注意過士兵的鎧甲嗎?這裏面的學問可大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