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做好冬季旅遊產品供給工作的通知》,廣西文化和旅遊廳也發佈了冬季旅遊相關優惠措施。記者走訪南寧各大旅行社瞭解到,廣西冬季氣候溫和,是不少北方遊客喜愛的旅遊目的地,區內的旅行社對此做了一些線路調整,以迎接南下的遊客。另外,從南寧出發的賞雪玩雪線路已經上線。業內人士提醒,老人冬天出遊,更要注意安全。

冬日的雪鄉夜景如童話世界。

1.抓住機會

旅行社調整線路

對北方人來說,廣西山清水秀,民族特色濃郁,特別是冬無嚴寒,是不錯的冬季旅遊目的地。

爲了吸引遊客入桂旅遊,11月13日,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召開了2018“山水暖你壯鄉等你——冬遊廣西”聯合促銷活動發佈會。會上宣佈,今年12月1日零時~明年1月31日24時,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重慶、四川、陝西、甘肅、寧夏等13個省區市的遊客,可以享受廣西A級景區門票掛牌價五折優惠(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此外,還有旅遊航線、自駕遊和旅遊飯店等優惠。

廣西的旅行社抓住機會,調整線路。

記者從南寧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了解到,南寧推出了適合外地遊客遊玩的一日遊、兩日遊、三日遊線路,將南寧的景區按照不同特色整合在一起,既有都市休閒遊,也有壯鄉風情遊,還兼具了歷史文化遊與科普研學遊,讓遊客全方位、多角度瞭解南寧。

廣西招商國際旅行社的趙先生長期經營巴馬線路。據他介紹,巴馬風景如畫,又是長壽之鄉,對北方遊客吸引力極大,不少到廣西遊玩的客人都會到巴馬挖掘長壽“祕訣”。目前,他們準備了巴馬一地遊線路,包括百鳥巖、長壽村、仁壽文化源篝火晚會等內容,還有巴馬、大新、北海連線的相關遊玩線路。此外,廣西還有德天跨國瀑布、通靈大峽谷、明仕田園等具有邊關風情的景區,豐富的旅遊資源能組合出更多線路,供遊客選擇。

趙先生說,每年12月中旬過後,巴馬還吸引不少北方的“候鳥人”入住。目前,他們正在與景區溝通,希望在“候鳥人”大量到來之前,整合出更多優惠產品。

南寧民間國際旅行社的姜先生說,11月和12月,還是北方遊客遊玩越南的旅遊旺季。這些遊客在南寧集中後,一般會從憑祥、東興口岸出關,遊玩越南河內、下龍,“如果將一些廣西特色遊線路融入其中,將區內遊與出境遊結合在一起,也會增強吸引力”。

北方的雪景對廣西人頗有吸引力。

2.北上玩雪不少項目已上線

冰雪是冬季重要的旅遊吸引物,很多遊客會在冬季去體驗滑雪、欣賞雪景。記者走訪南寧各大旅行社瞭解到,冬季賞雪線路已經上線。

國內遊方面,去黑龍江雪鄉看雪熱度不減,北京遊玩線路則加入了張家口的滑雪體驗;出境遊方面,冬遊俄羅斯、到日本賞雪泡溫泉及歐洲長線遊,是遊客喜愛的遊玩地。

廣西海外旅行社工作人員介紹,南寧直飛哈爾濱的賞雪線路,一直是廣西市場上的熱門線路。雪鄉的皚皚白雪在風力的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雪鄉的冰花也無時無刻不散發着雪的神韻,這對於南方人來說頗具吸引力。

目前,南寧直飛哈爾濱六日玩雪線路,既包括亞布力的激情滑雪體驗,也有虎峯嶺的雪地穿越,還有雪鄉賞雪遊玩,價格在2000元左右。現在出發去遊玩,比較實惠。這是因爲,寒假裏這條線路會更火,不少家長都會帶孩子前去體驗,屆時價格將會上漲不少。

南寧太和國際旅行社的工作人員介紹,11月下旬過後,北京和張家口逐漸被納入各大旅行社的遊玩行程。作爲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舉辦地,不少人會去張家口滑雪,提前感受奧運會的氣氛。

記者從廣西旅行佳旅遊有限公司瞭解到,12月10日、11日,爲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全區放假兩天,再加上週末的8日和9日,可連休四天,不少市民選擇外出旅遊。目前,12月8日出發的日本本州白川鄉七日遊,售價爲5380元,受到遊客追捧,所剩位置已不多。

3.老人出遊食行均需留意

冬季是出遊淡季,價格相對便宜,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結伴出遊。對老年人來說,冬季出遊的安全問題更值得重視。

據廣西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俄羅斯氣溫低至零下十幾度。近日,就有老人抵達俄羅斯後,因身體出現不適,住院治療。還有一個東北團的老人因長途跋涉,抵達俄羅斯當天就不幸離世。

業內人士提醒,老年人出遊前,首先必須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有清晰瞭解,高血壓、冠心病、癲癇等慢性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出遊,更不能對旅行社隱瞞病史。出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應帶齊藥物,並事先告知領隊和團友,以防不測。

老年人還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謹慎選擇旅行線路,最好挑選旅行強度小、體力消耗少的項目,不宜選擇溫差過大的地區旅行。不僅俄羅斯,國內的西藏在冬季也應謹慎前往。冬季,西藏植被稀少,氧氣稀薄,海拔過高極易缺氧引發身體不適。

另外,老年人腿腳不靈,步態不穩,旅遊觀光時不可邊看邊走,要放慢腳步,靜心賞景。出遊路上,飲食宜清淡,多喫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要食用心裏沒底的食品和飲料,以及未經煮熟的海產和野味。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旅遊購物時記得索要發票,以免上當。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旅行社反映,並向當地旅遊主管部門投訴。(圖文/閆芬麗)

編輯:吳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