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旦出現月經不調,便預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過程也發生了故障。長期如此,輕者會加速容顏衰老,嚴重者將導致婦科重症。可以說月經不調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個臺階。近年來,三十五歲左右女性患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她們在這之前都曾長期出現過各種月經病症狀——經期綜合症。

我們也知道,中藥對女性的月經不調和痛經有着很好的效果,與西藥相比,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所以建議用中成藥治療月經不調與痛經。

基本認識

病因 情緒異常; 寒冷刺激(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節食; 嗜菸酒

常見臨牀表現 表現爲月經週期或出血量的紊亂 不規則子宮出血:這是一個臨牀症狀,具體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時間過長或淋漓出血。常見於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情況或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月經失調中最常見的一種,常見於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爲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出血。閉經: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症狀,可以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將閉經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凡年過18歲仍未行經者稱爲原發性閉經;在月經初潮以後,正常絕經以前的任何時間內(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經閉止超過6個月者稱爲繼發性閉經。絕經:絕經意味着月經終止,指月經停止12個月以上。但圍絕經期常有月經週期和月經量的改變。表現爲月經週期縮短,以濾泡期縮短爲主,無排卵和月經量增多。

用藥治療

以月經不調的類型進行用藥說明 1肝鬱氣滯型症狀表現:月經先後無定期,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塊,經行不暢。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胸悶不舒,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苔薄白或薄黃等症。 臨牀常用藥:舒肝丸、姊妹調經丸、七制香附丸、婦科十味丸,逍遙丸、加味逍遙丸,丹梔逍遙丸、加味益母膏、益母顆粒,益母草膏、婦科再造丸、少腹逐瘀丸等。聯合用藥:1)姊妹丸調經丸+加味益母草膏+維生素B族;2)逍遙丸+少腹逐瘀丸+維生素C2氣血兩虛型症狀表現:月經週期提前或錯後,經量減少,經期延長,色淡,質稀,或少腹疼痛,或頭暈眼花,或肢體無力,面色蒼白或萎黃,納少便溏,舌質淡紅等症。臨牀常用藥: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丸、烏雞白鳳丸、益氣養血口服液、阿歸養血糖漿、歸脾丸、複方阿膠漿,阿膠補血膏、驢膠補血顆粒,八珍丸、八珍益母丸、婦科調經片、坤寶丸、定坤丹、女金丸、四物丸,濃縮當歸丸、氣血和膠囊,氣血康口服液,婦舒丸,調經止痛片,調經顆粒等。聯合用藥:1)當歸丸+益氣養血口服液+維生素B12;2)烏雞白鳳丸+阿歸養血糖漿+維生素B族;3)八珍益母丸+驢膠補血顆粒+維生素C;4)氣血和膠囊+逍遙丸+維生素E

以月經不調的臨牀表現進行用藥說明 1 月經先期表現:月經週期提前1~2周,或連續兩個週期以上。聯合用藥: 補中益氣丸+阿歸養血糖漿+金雞虎補丸主治:因脾腎虛引起,量多色淡質稀,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腰膝痠軟,手足不溫。 丹梔逍遙丸+益母草膏主治:因肝經鬱熱引起,經期提前,量多少不定,色紫紅有塊,質稠,頭懸目眩,胸脅脹滿,口苦咽乾,心煩易怒。2 月經後期表現:月經週期每月推遲7天以上,甚至四五十天一潮。聯合用藥:逍遙丸+血府逐瘀丸主治:因氣滯血瘀引起,經期延後經量偏少,經色暗黑有塊,小腹脹痛,精神抑鬱,胸悶不舒。烏雞白鳳丸+阿歸養血糖漿主治:因腎虛血虛引起,經期後錯,量少色淡,經質清稀,頭暈耳鳴,面色皓白無華或晦暗心煩失眠,脣甲淡白。 二陳丸+健脾丸主治:因痰溼鬱阻引起,經期錯後,量少色淡,或赤白夾雜,頭暈體胖,心悸氣短,脘悶噁心。 3 月經先後無定期表現:屬月經週期的異常,其臨牀表現無一定規律。提前或推後1~2周。聯合用藥: 婦科再造丸+歸脾丸主治:因脾腎虛引起,經行或前或後,量少色淡,或質稠淡黯,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神疲乏力,脘腹脹滿,大便溏薄。 逍遙丸+益母草膏主治:因肝鬱引起,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塊,血行不暢,胸脅脹滿,心煩易怒,情志不舒。4 月經過多表現:行經量多,色紫黯有塊。聯合用藥: 加味益母草+歸脾丸+阿歸養血糖漿主治:因脾虛引起,泵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色淡紅,質清稀,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四肢不溫,不思飲食,大便溏薄。 生化丸+逍遙丸主治:因血瘀引起:經來量多,或崩漏,或淋漓不盡,色紫黑有塊,小腹痛,拒按,瘀塊排出後痛減。5月經過少表現:經量少,色淡,不足兩天,或似有似無。聯合用藥: 烏雞白鳳丸+加味益母草膏; 氣血和膠囊+逍遙丸; 當歸丸+婦科再造丸。6月經經期延長表現:月經週期超過一週還沒幹淨,或淋漓不盡,持續日久。聯合用藥: 宮血寧+金雞虎補丸; 生化丸+歸脾丸。

調理保健 日常保健 緩解精神壓力,可從事一些全身運動,如游泳,跑步,每週進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鐘;多食用一些有減壓作用的菜餚,如香蕉、捲心菜、土豆、蝦、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紅柿等;經期要防寒避溼,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飲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涼,注意保暖;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果斷地戒菸;良好的自身免疫力會幫助你抵抗輕微的小病;不要隨便給抗生素“升級”。 飲食調理 應以清淡且富有營養爲主;注意補鐵;含鐵食物有動物的內臟(如:肝、心、腎等)、豆類製品、瘦肉、蛋黃、海產品等; 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的重要作用是促進生血機能,用以輔助治療缺鐵性貧血;多喫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月經來潮的前一週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月經來潮初期時,女性常會感到腰痛、不思飲食,這時不妨多喫一些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棗、麪條、薏米粥等;月經期會損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經後期需要多補充含蛋白及鐵鉀鈉鈣鎂的食物,如肉、動物肝、蛋、奶等女士平時多留意自己的身體,有發現不妥,儘早對症配藥。另外,要做好日常調理,注意飲食平衡,保持心情愉悅。但如服藥後症狀不見緩解,且病症遷延,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女人!不再難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