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水果,它物美價廉,一年四季都能喫到,全球各地都能買到。最近還是它最好喫的應季時節(11~12月)。

有一種水果,它是醫生、營養師都會推薦的健康食物,甚至多項流行病學研究,每天喫一個它:

✦能使患肺癌的風險降低11%;

✦患結腸癌的風險降低34%;

✦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21%;

✦……

有一種水果,它對我們的大腦、肺、皮膚、骨骼、眼睛、心臟、牙齒、腸道、腎臟、膀胱、肝臟等都有益處,是水果界當之無愧的「全科醫生」!

您猜到了嗎?

它就是 蘋果 ~

蘋果:營養價值近乎完美

從中醫角度來說

蘋果具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養心健脾的功效。而且潤燥效果比梨子還要好,且沒有梨的寒氣。

所以無論是乾燥的春秋季節,還是現在「寒包火」的冬天,多喫點清潤的水果是非常必要的,而能入脾經的蘋果更是追求健康人士的不二之選。很多國醫大師每天喫一個,而且堅持喫了一輩子。

從現代營養學分析

蘋果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糖類、有機酸、果膠、鈣、磷、鉀、鐵、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另外還含有果膠、槲皮素、花青素、兒茶酚等多種保健成分。

可以說,蘋果是所有蔬果中營養價值最接近完美的。而且每100克蘋果含餘額50~60千卡熱量,屬於低熱量食物,也適合減肥人士食用。

爲什麼說蘋果是「全科醫生」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俗語真的科學嗎?

答案是:真的!

抗癌研究發現

經常喫蘋果對降低肺癌、結腸癌、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肝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都有好處,而且只需要每天喫一個大蘋果就能得到這種好處。

心血管研究發現

長期喫蘋果有利平衡膽固醇水平,降低冠心病發作危險。

牛津大學研究發現,給50歲以上的人每天開一個「蘋果處方」,每年會防止或延遲大約8500個英國人心臟病或中風發作。

另一項研究也顯示,常喫蘋果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幾率比不喫的人低40%。

骨質疏鬆研究發現

和喫同樣甜度的糖水相比,每天喫311克蘋果或者蘋果泥罐頭,能夠有效降低尿液的酸度,減少尿鈣流失,預防骨質疏鬆。蘋果皮中的根皮苷這種物質,特別有利於預防卵巢切除動物(絕經衰老模型)的骨質疏鬆。

糖尿病研究發現

經常喫蘋果,糖尿病風險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有輕微的下降。同時,蘋果是一種低血糖指數水果,升血糖速度很慢,糖尿病人也適合喫。

牙科研究發現

嚼蘋果有利清潔口腔保護牙齒。它雖然含糖,但不會增加齲齒危險。

呼吸道研究發現

喫蘋果有利改善支氣管功能,能幫助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

腸道菌羣研究發現

高脂高糖致肥的實驗動物小鼠喫佔膳食量0.2%的蘋果原花青素提取物20周,肥胖程度減輕(蘋果還有利於減肥),胰島素抵抗下降,炎症反應減輕,腸道菌羣向健康方向迴歸。

婦產科研究發現

孕媽媽每週喫4個以上的蘋果,能把未來嬰兒的呼吸困難和哮喘風險降低5成。

蘋果,你真的懂怎麼喫嗎?

蘋果營養好,但是在品種選擇、食用方法上,人們還存在許多爭議,例如:

爭議一:要不要削皮?

參考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張文在媒體上的發言:

蘋果皮裏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但人們又擔心會有農藥殘留。

其實,目前正規種植的蘋果,基本都符合無公害標準,並且在蘋果「小時候」就已經套袋,基本接觸不到農藥,可以用水洗淨直接喫。

一般來說,果形整齊、果面光滑、色澤較淡、不同果實之間差異較小的,往往是套袋生產的。

但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姜微波教授也建議大家,如果是在流動攤販那裏購買的廉價蘋果,或是殘次蘋果產品中夾雜的落地果,削皮後再食用更安全。

爭議二:早上金蘋果,晚上爛蘋果真的假的?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俞衛華表示,不論什麼時候喫蘋果,營養價值並沒有改變,食量合理,平衡膳食纔是最重要的。

不過,有胃腸道不適的人羣不建議空腹喫蘋果。

爭議三:哪種蘋果最營養?

從紅富士、黃元帥、國光到澳洲青苹等等,雖然這些蘋果外觀差異很大,但只是糖分、有機酸等含量有異,營養幾乎相同。

從口感、口味來說,金冠軟、富士硬、青苹酸、國光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爭議四:一天必須喫一個嗎?

不一定。

天津營養學會理事長付金如表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喫200-400克水果,基本上一個大的富士蘋果就能滿足。

不過,付金如也指出,沒有必要恪守「每日一蘋果」,每週3至4個即可,可以穿插喫些其他時令水果。

此外,由於蘋果質地較硬,喫的時候最好細嚼慢嚥,避免狼吞虎嚥,以免損傷腸胃。

喫蘋果最好的時候是在兩餐之間。付金如說,蘋果當做加餐可以提供身體、大腦所需的水分和營養,還可以帶來飽腹感,減少正餐的飯量。

最後,溫馨提示:雖然生喫蘋果是最好的方法,但最近天氣變涼,對於經期女性、年紀大的或者腸胃不好的人來說,可以把蘋果煮熟後再喫哦~不僅營養還在,還能又止瀉的作用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