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玉环偏远海岛——披山,迎来通大电网一周年之际。年近70的岛上村民陈忠宝,这一年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今昔对比,很是感慨:终于享受到了电气化的新生活。

此前,披山岛正经历着近70年的无电网历史,国网玉环市供电公司在2017年11月将海岛供电接入大电网,为这一历史画上句号。

现代文明,建立在以电为基础之上。在高度依赖电能的当下,所谓的文明、荒蛮,或许仅只一线之隔。

凭借着40多年的建设积淀,各个电压等级布局合理,网架更趋完善的电网已经基本建成。如果把让电自由驰骋的电网比作大动脉,那么配电网就可以称之为毛细血管。没有大动脉,电就成了无源之水,要是没有配电网,电也无法精准到位。此外,配套的软硬件和实际的努力程度,也决定着精准度。

近年来,国网玉环市供电公司紧紧围绕玉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海湾城市的总体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互动,深入贯彻“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脚踏实地建设配电网,真心实意为百姓服务,从客户需求的实际出发,想客户之所想,不断深化电力服务改革和创新,努力为玉环发展的美好蓝图添上浓墨重彩。

精品台区带 配网建设从能用到好用

在曾经的柚乡和如今的文旦第一村,一条连绵的精品台区带把楚门的东西村和清港的垟根村,连接在了一起。2017年,轰轰烈烈的精品台区带建设,不但让沿线的农村配电网运维服务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也推动着两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上了新的台阶。

台区,是整个电网的一个小小细胞,将千家万户同大电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它承担着农村居民用电,保障着一方百姓生活。台区是否稳定运行,关系着老百姓的用电幸福指数。

玉环公司借发展之势,以“精品”意识引领建设,确定政企共建、标准共推、环境共治、文化共融、服务共享的“五共”建设原则,秉承设备精良、指标精益、管理精细、服务精致、环境精美的“五精”标准,注重电力建设与文化、经济的有机融合。

冰冷的台区,在供电员工的精心打造之下,被赋予了一腔为民的温度。不但力保供电稳定,而且融入村庄建设,成为美丽乡村中一抹亮丽的国网绿。

“供电稳了,百姓乐了,村庄的发展,更有保障了。”东西村村委会主任戴江华说,精品台区带建设的坚定拥趸,如今精品台区带的建设红利,已开始兑现:东西村成为2018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

玉环公司坚持质量和成效并举,勇于突破整治难题,秉持“五精”标准,不断提升农网设备水平和站所管理水平,让农村配网实现了能用到好用的转变。 “三线整治”改造机制,在省公司精品台区带建设工作会议上得到推广,“走在全省前列、引领台州品质”,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玉环样板”。通过改造前后供电可靠性对比,线路整改后“蜘蛛网”的消失,让村民感受到了安全、美观。

最多跑一次 涉电业务宅家里也能办

服务契合着需求,随着时代而变,永无止境。

“以前办理涉电业务,要先申请,再打证明,少不了来回奔波,遇到大热天,指不定还会热晕在路上。”玉环楚门镇的企业主吴先生说,如今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只要告诉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自己要办电,第二天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就上门来办理了。

“我只要按照清单备齐资料,等候办理就可以了,非常方便。”他说,这样的转变,让他看到了供电企业在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显得特别用心。

今年以来,随着“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玉环公司在改革措施上也不断进化。

掌上电力推广

互联网技术同时被充分利用到为客户服务中来,用以提升服务的效率。多项涉电服务项目被放上“掌上电力”客户端,不论是居民还是企业,甚至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足不出户,“宅”在家里轻松办理涉电业务。

支撑着这一转变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理念的全方位贯彻。在不断探索和构建便民服务新模式之下,玉环公司实施了“快响”机制,客户办理涉电业务只需一个电话,供电工作人员就会在约定时间主动上门。

与此同时,玉环公司还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的“一窗制”服务模式,通过实施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集成服务,使客户办理相关证件和业务从跑多个部门转变为“只跑一个部门”,使“群众来回多次跑”转变为“只需跑一次,剩下我们跑”,从而达到让客户早通电早投产的目标,客户“电力获得”指数进一步提高。

“妈妈式”服务 “五问五心”彰显优质服务

五问入企 五心服务

“其实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尽量少停电,最好不停电。”今年11月初,在一次走访企业过程中,玉环市球阀总厂的负责人向国网玉环市供电公司总经理周灵刚说了这样一句话。

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五问入企、五心服务”,该公司共计走访重点企业7家,涉及汽车及零部件、模具塑料、缝制设备等千亿产业、行业龙头、骨干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全面了解包括重大项目规划落地情况、项目安排计划和用电需求,计划性检修停电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以及各类园区、大项目业扩配套投资建设需求和接电需求,并承诺全力解决本地企业产业项目涉电问题,确保不发生项目落地在前、电力供应滞后的情况,提前规划布局、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同时,公司还把“妈妈式”服务的重点落在用电的可靠性上。一直以来,由于电网检修、电网改造、业扩增容等,都让“停”“供”矛盾不可避免。多年来,玉环公司在带电作业技术上不断摸索和突破,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带电作业队伍,这为全面实施带电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业大市玉环,汇集了众多大型制造企业。停电情况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大量损失。近年来,根据辖区企业众多的实际情况,玉环公司依托配网自动化改造,积极创建不停电作业示范区,先后完成了878台故障指示器和59台智能开关的安装,完成13台环网柜的配电自动化改造,以保障可靠用电。同时,大力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2018年前10个月共开展带电作业640次,累积节约53682停电时户数。

同时,该公司还根据配网精益化运维与管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配网运行管控指标考核,对现有传统的分散零星检修停电作业模式进行“革命”,率先推行“检修、技改、业扩”一条龙作业的综合检修模式,践行“能带不停、少停慎停、一停多检、一停多修”。

“以往是努力实现少停电,现在是力求保持不停电。”玉环公司运检部主任林旭说,主动了解客户需求,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思考,“这样做,我们的服务对客户来讲才更贴心,更周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