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中每個成語從故事、文化、應用、遊戲四個角度切入,通過智慧故事、名家點評、智慧點滴、智慧貼士、成語歡樂谷、智慧拓展六大板塊,帶你聽成語故事,品成語智慧,辨析成語易錯點,玩成語遊戲,拓展成語知識,讓古老的成語智慧點亮今天的生活。中國自古崇尚讀書,古人有關學習的動人故事不勝枚舉,其中許多還演變爲成語,比如“懸樑刺股”“鑿壁偷光”“燃薪夜讀”“隔籬聽書”。

今日大雪,給孩子講講關於“雪”的成語故事吧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時間是公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

你知道和雪相關的哪些成語呢?今天,接力君要爲你講述兩個關於雪的成語故事。請留意文底彩蛋哦~

今日大雪,給孩子講講關於“雪”的成語故事吧

智慧故事

晉代,有個叫車胤(yìn)的人,他家中貧寒,連買油點燈的錢也沒有。他喜歡讀書,可晚上沒有燈什麼也看不見,把這大把的時間用來睡覺的話,他覺得太浪費光陰了。有一天,他在院子看到,天空中飛舞着許許多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就像星星一樣。車胤想,如果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不就成了一盞燈嗎?車胤趕忙找來一個白色口袋,抓了螢火蟲放進去,口袋紮上以後亮亮的,就像一盞小燈。從此以後,車胤每晚在螢火蟲燈的微光下,如飢似渴地讀書。後來他很有成就,當上了御史大夫。

晉代還有一個愛讀書的人,他叫孫康。孫康年少時家裏一貧如洗,也沒錢買油點燈。在一個冬季的夜晚,孫康半夜醒了過來,發現從窗外透過來一片柔和的白光,他把頭探出窗外,恍然大悟:原來是大雪反射的光。他靈機一動,心想,在白雪的微光中,正好可以把白天沒有讀完的書看完。孫康頓時喜出望外,他跑到屋外,雖然天寒地凍,但是他看書看得入迷了,也不覺得冷。從此,每當有雪的時候,他都跑出去讀書。後來,他成爲一個非常有學識的人,還當上了大官。

後來,人們將這兩個故事組合在一起,用“囊螢映雪”來形容刻苦攻讀。

今日大雪,給孩子講講關於“雪”的成語故事吧

智慧貼士

“囊螢映雪”的意思是刻苦學習,其中“囊”在成語中用作動詞,指把什麼東西裝進囊裏。我們在背詩或者學成語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古人的語言非常精練,古文中把名詞作爲動詞來用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黔之驢》中有這樣一句話:“驢不勝怒,蹄之。”這裏的“蹄”字在這裏不是蹄子的意思,而是用蹄子踢。

類似“囊螢映雪”這樣形容刻苦學習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韋編三絕”,意思是穿連竹簡的皮繩斷了很多次,用於形容刻苦認真。中國自古崇尚讀書,古人有關學習的動人故事不勝枚舉,其中許多還演變爲成語,比如“懸樑刺股”“鑿壁偷光”“燃薪夜讀”“隔籬聽書”……大多頌揚的是不畏環境艱苦,努力學習進取的精神。

今日大雪,給孩子講講關於“雪”的成語故事吧

智慧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文人叫宋玉,他學識淵博,但是在外面名聲不太好,總有人說他壞話。楚頃襄王提醒他說:“外面有很多人說先生的壞話,先生是不是有什麼不檢點的行爲呢?”

宋玉對流言四起的原因早已瞭然於胸,他並沒有急着辯解,而是給頃襄王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在京城唱歌,開始時,他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歌曲《下里》《巴人》,城裏跟着他唱的有好幾千人。後來,他又唱《陽阿》《薤(xiè)露》,這時跟着他唱的有幾百人。等到他唱起高雅的《陽春》《白雪》時,城裏跟着他唱的不過幾十個人。歌曲越高雅,會唱的人越少。

“同理,鳥中有鳳凰,魚中有鯤(kūn)魚。終日在籬笆下面跳躍的小鴳(yàn)雀,怎麼能和鳳凰一樣瞭解天地的高遠?小池子裏的鯢(ní)魚,怎麼能和鯤魚一樣知道江海的廣闊?人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如同鳳凰和鯤魚,他們志向遠大,超越世俗偏見,一般人又怎麼能理解他們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

後來,“陽春白雪”變爲一個成語,用於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今日大雪,給孩子講講關於“雪”的成語故事吧

智慧貼士

如果單單從字面去理解“陽春白雪”,很容易將它錯誤地理解爲“春花秋月”式的成語,以爲它描寫的是景色或者天氣。知道了“陽春白雪”的故事,便會牢牢記住這個成語的真正含義。“陽春白雪”的反義詞有“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原指戰國時期楚國的民間歌曲,現在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下里巴人”很容易被錯誤地理解爲“身份低下的人”,常見的錯句是:白居易在做官時很注意接近民衆,不管是鄉間農婦還是下里巴人,他都能和他們聊到一起。“陽春白雪”的近義詞有“曲高和寡”,不過需要注意,“陽春白雪”只能用來指文學藝術,而“曲高和寡”可以形容言論或作品。

本文選編自《中國成語大會 ·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兒童彩繪版)· 成語裏的風雨雷電》

成語展現了漢語表達巨大而豐富內涵的能力和語義融合能力。短短几個漢字,往往包涵了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典故、一個道理、一個哲理,它在歷史的演變中自然形成。每一個成語幾乎都有它的來歷。各朝各代的文化和歷史保存在成語之中,這使成語具有各朝各代鮮明的文化特點和時代特色。熟知成語典故之人,一讀到成語,那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就鮮活生動的再現眼前;對歷史不太熟悉之人,也會明白成語中引申的內涵。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給人的教育啓迪,通過成語這種方式,就把它的精神實質流傳了下來。

今日大雪,給孩子講講關於“雪”的成語故事吧

“中國成語大會·我的智慧成語世界(兒童彩繪版)”是中央電視臺《中國成語大會》專家團隊爲小學生精心打造的趣味成語文化讀本。書中每個成語從故事、文化、應用、遊戲四個角度切入,通過智慧故事、名家點評、智慧點滴、智慧貼士、成語歡樂谷、智慧拓展六大板塊,帶你聽成語故事,品成語智慧,辨析成語易錯點,玩成語遊戲,拓展成語知識,讓古老的成語智慧點亮今天的生活。(責任編輯:邵琨)

文章來源:接力出版社

參加“‘哲學鳥飛羅系列’搶先讀活動” 就有機會獲得天鵝閱讀網提供的精美圖書一冊。

活動流程:關注“天鵝閱讀”公衆號—— 進入底部“微網站”——打開“搶先讀|哲學鳥飛羅系列”頁面——點擊“我要參與”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