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同爲日系汽車品牌的鈴木在中國汽車市場中雖然有着良好的口碑,但是銷量相比同爲日系的豐田,本田,日產就顯得十分尷尬,在坊間一直流傳着這麼一句話“百年鈴木,苟活國內”雖然不好聽,但是確實是鈴木在國內的真實寫照,今年第一季度在國內銷量僅1.3萬輛,整個鈴木汽車同比下降55.7%。

鈴木進入國內市場一直堅持小型車戰略,其中奧拓,雨燕曾經在國內的銷量可謂是一路領先的經典車型,鈴木旗下的車型的穩定性和耐用性相比一直以耐用皮實著稱的豐田也毋庸置疑,“叫好不叫座”的鈴木在國內市場中可分爲三種,1:長安鈴木2:昌河鈴木3:進口鈴木,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還屬長安鈴木

從上圖就能看出長安鈴木2011年——2017年銷量變化,從2012年銷量22萬輛暴跌之2017年的8.4萬輛,可以說銷量出現了暴跌,而在今年3月份長安鈴木月銷量僅4843臺,這樣的銷量相比寶駿,長城,吉利等自主品牌來說也是有着天差之別,這樣扎心的銷量也導致了鈴木品牌又被推上了汽車行業的風口浪尖,難道鈴木真的要脫離中國汽車市場了嗎?

鈴木爲了貼合市場和消費者需求也是作出了不小的努力,比如,最近幾年中國消費者對大空間的偏好漸漸體現出來,SUV車型獲得了更多的市場發展空間,09年鈴木就推出了維特拉車型,該車也是同級車型少有的四驅SUV車型,曾經備受消費者追捧,可是長安鈴木的過度自信並沒有讓維特拉與時共進,因此錯過了SUV市場的紅利期。

爲何筆者這麼言語呢?首先就是車輛的尺寸中國消費者當下對車輛的尺寸的要求相信大家都耳目共睹,而維特拉在同級車型中,尺寸幾乎不佔任何優勢,長寬高僅爲4175*1775*1610mm軸距只有2500mm這個尺寸相比同級主流小型SUV的2600mm軸距也顯出不足,鈴木汽車在空間的短板也是造成它銷量暴跌的重要原因。

而作爲鈴木重量級的全新SUV驍途在配置,設計,用料等都有着顯著提升,但是它的整車尺寸和動力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特別是車輛的尺寸和車內空間依然沒有大的改善,再次讓長安鈴木出現了銷量下滑,在筆者看來鈴木對目前國內市場的判斷失誤,產品老舊,車輛更新換代過慢,甚至可以說向市場投放的產品根本談不上競爭力。

最近國內甚至有不少媒體對鈴木銷量慘淡作出了大膽的推出,“鈴木將要退出中國市場”,但是長安鈴木官方率先給出了聲明並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意思,而且未來還將繼續打造精品小型車戰略,筆者認爲鈴木要想重新得到消費者認可不僅要加大車輛尺寸,而且不要盲目自信,產品的競爭力是由競爭對手決定的,而非自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