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民主與法制時報》

  2018年11月11日

  總第2052期

  頭版 FOCUS

  “楓橋經驗”花開新時代——浙江篇

  策劃 / 執行 湯 瑜 內容梗概

  55年前,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明確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廣、不斷創新“楓橋經驗”;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羣衆路線堅持好、貫徹好。2018年11月12日,中央政法委、中共浙江省委在“楓橋經驗”發源地紹興市聯合召開紀念大會,介紹各地的經驗做法。

  在創新中發展

  浙江“楓橋經驗”綻放光芒

  記者 / 湯 瑜 內容梗概

  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精髓。發端於浙江紹興的“楓橋經驗”,如今在浙江全省怎樣做,如何做,效果如何?

  專 題 ANALYSIS

  浙江智慧法院:讓羣衆“足不出戶解紛爭”

  記者/ 湯 瑜 內容梗概

  “無需來回跑法院,線上可申請立案”“不用專門從外地趕到法院,網上能異地直播庭審”“沒時間見面,線上調解”……近年來,浙江智慧法院建設如火如荼。

  杭州:探索破解“網約房”治理難題

  作爲浙江省網約房治理工作試點區域,杭州市拱墅區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爲目標,積極探索破解網約房治理難題的舉措,實現對全區現有735處網約房的精準管理。

  諸暨: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紹興市諸暨創造了聞名全國的“楓橋經驗”,而今站在歷史的新起點,諸暨針對基層社會治理中出現的新問題,探索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努力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

  拍 案 CULTURE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差評師案開庭

  電商平臺:期待司法助力淨化營商環境

  本社記者 / 王 涵 內容梗概

  11月8日,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差評師案在江蘇省海門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庭審全程進行網絡直播——阿里巴巴集團(簡稱阿里巴巴)以侵權爲由,將杜某等三名利用惡意差評敲詐商家、已被刑事判決的差評師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賠償1元,並在淘寶網主頁賠禮道歉。

  法治文化 INVESTIGATION

  用硬道理打造軟實力

  《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問計於民

  特約撰稿 / 曹 衆 內容梗概

  《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制定,在2018年1月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後,就被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列入《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2018年立法工作計劃》,明確爲年內審議立法項目,並被省委確定爲2018年重要立法項目。從年初開始,經過了前期大量的調研、論證、徵求意見、梳理問題等基礎性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徵求意見稿,步入一審程序。

  芻議農村留守老人的權益保障問題及實現路徑

  以四川平武張順安案爲例

  記者 / □項方亮 內容梗概

  數據顯示,我國的農村留守老人在數量上達到5000萬左右。相對於城市老人而言,農村的經濟基礎比較落後,各種制度和設施也不完善,其面臨的法律權益保護問題更爲突出。張順安老人的悲劇就是一個現實的案例。農村留守老人權益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主要包括物質性權利和精神性權利兩個範疇。本文擬從立法、實踐和技術三個維度進行分析,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以期達到農村留守老人權益的保護。

  監察法中的“加減乘除”

  作者 / □金 源 閆淮南 內容梗概

  監察法的頒佈爲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爲紀檢監察機關履職盡責提供了法律依據,爲反腐敗工作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政治和法治保障,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應該深入學習,理解精髓。借鑑“加減乘除”的數學思維方法有助於準確把握監察法的深刻內涵,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優化升級。

  罪犯管教藝術初探

  作者 / 仲崇舉 內容梗概

  管教,顧名思義即監管和教育,但這只是最表層的含義。傳統的罪犯管教工作重監管,輕教育。而傳統的教育工作重說教、輕疏導;重灌輸,輕交流。當前,犯羣構成已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傳統的管教工作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因此,探索新形勢下的管教藝術是落實“五大改造”理念的一個重要課題。

  人 物

  普法宣傳永遠在路上

  ——年輕司法幹警王富強的普法歷程

  本社記者 / 張曉娜 內容梗概

  王富強對普法工作有着自己獨特的詮釋。

  他常說,普法宣傳就像炒菜做飯,我們普法人就是廚師,不同的法律法規好比形色各異的食材,“法律大集”、微電影、講課等宣傳手段是炒菜的煎炒烹炸,針對不同顧客要炒出完美佳餚,讓每一位普法對象感受法律的公平正義。只要顧客有需要,我們就會堅持做下去,普法宣傳永遠在路上!

  “帶着疑問去辦案”

  ——江蘇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寇建坤辦案紀實

  本社記者 / 顧 娟 內容梗概

  “帶着疑問去辦案”,是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侵犯企業產權部負責人寇建坤一貫的行事風格,他經常對同事說:“辦理案件,要動腦、動腿,更要走心。”在工作中,他確實也是這麼做的。

  檢察院抗訴,內蒙古高院違法裁定“不予受理”

  《民主與法制》第42期新刊推薦

  一級建造師證書豈能“唾手可得”?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民主與法制》社新媒體出品

  編輯:劉曉晗

  校對:王 茹

  主編:田 雄

  審覈:阮 瑩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