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生轉折時,往往波瀾不驚。

站在2018的肩膀上回望,這段故事故事要從1978年說起,40年彈指一揮間,歲月卻也爲我們埋下了無數猜不透的“彩蛋”。

1

78年:開始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登了一篇文章,第二天《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也全文轉載。

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討論正式開啓,改革的東風,也就此颳起。

這篇文章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一年,高考改到了夏季,青蔥的大學校園罕見地在一年裏迎接了兩屆學生。

隨着萬物復甦的春天到來,一羣大浪淘沙後脫穎而出的青年,懷揣着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走進了大學校園。

孫勇奎、孫世剛、田中羣考了廈門大學,同一個專業,還住進了同一間宿舍,許多年後三人全部當選院士,至今仍有人說着“廈大院士三劍客”的故事。

這時,華南理工也迎來了“三劍客”:黃宏生、李東生、陳偉榮。

後來這三個穿着漏腳趾解放鞋、有點內向的青年分別創辦了創維、TCL和康佳3家彩電公司,在激盪的洪流中相愛相殺。

這一年,18歲的張藝謀已經在一家紡織廠當了7年的搬運工,咬咬牙用自己賣血的錢買了臺相機,帶着一包水煮雞蛋和自己的攝影作品,偷偷地來到了北影的考場,被破格錄取。

劉震雲說如果不是78年參加高考,可能會去搬磚。

但當時還有一個愣頭青,想去搬磚都沒人要他,爲了生存做起了掏糞工,孤注一擲考上了武漢鋼鐵學院,靠着國家每個月14塊的補助讀完了大學。

這個人就是許家印,也就是後來的中國首富,恒大集團董事長。

這一屆還有中國最年輕的大學生年僅12歲,他叫張亞勤,後來的微軟全球副總裁。

當14歲的馬雲還躊躇滿志把北大當成小目標,25歲出頭的王健林已經晉升爲排長,進入大連陸軍學院學/習。

此時的任正非正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隱於6000人中,第一次聽到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

而立之年的宗慶後,結束了15年的上山下鄉了杭州工農校辦紙箱廠做起了校工卻變得“不安分”起來。

同樣30歲的陶華碧在經歷了喪夫之痛後,爲了維持母子三人的生計賣起了豆腐。

而這一年的董明珠風華正茂,正是她63歲時依然懷念的25歲。

這一年的中國似乎沒有冬天,在那個固然寒冷的季節裏,

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位農民,一起簽下了土地承包責任書,懷着明天的生活會更加美好的願望迎來了新的一年。

一首家喻戶曉的紅歌《春天的故事》裏這樣唱道: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彼時的蓮花山下,只有幾座村落零零星星地分佈,荒蕪而凋零。

在老人畫下這個圈後,超過2000萬人的際遇便於這座城市產生了交集,萬家燈火,生生不息。

未來的深圳市中心常有耕牛踱步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每個人都帶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迎接着即將到來的80年代。

在打破精神枷鎖的號召中,來自福建的女詩人舒婷寫道:我們也去吧,去爭奪天空,或者做一片小葉子,回應森林的歌唱。

有什麼正在崩塌,有什麼正在破土。

2

80年代:破土

走進新時代張也 - 光輝燦爛新時代

1980年,第一批穿上喇叭褲的小年輕成了老人口中的“男流氓”、“女流氓”,但人們也多了一個口頭禪:

“都八十年代了,你怎麼還這麼老土?”

這一年,鄧麗君唱了那首《甜蜜蜜》紅遍大江南北,唐國強則是最紅的“奶油小生”,同樣風靡的還有連環畫和小人書。

這一年,正在菜地裏的俞敏洪拿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當時就樂瘋了,經歷了2次失敗的高考終於得償所願。

同樣坎坷的還有馬雲,1982年他報考了北京大學,創造了一個小小的奇蹟:數學1分,第二年有所提升:數學19分。

挫敗的馬雲想去應聘酒店服務員,卻因爲長得抱歉被拒絕了,1984年他再次走進考場,被杭州師範大學錄取了。

後來幾十年商海浮沉,成了所有年輕人的雞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1984就像一個神奇的密碼,這一年,“下海”、“創業”一度成爲風潮,並在八年後蔚爲大觀。

夢想——也讓一部分人把“鐵飯碗”扔到了一邊,一頭扎進“商海”。

33歲的王石感覺幹大事的時候到了,就用他倒賣玉米賺的錢成立了一家“除了黃、賭、毒、軍火不做之外,其他都涉及到”的公司,這家公司就是後來的萬科。

40歲的柳傳志卻沒有那麼幸運,迫不及待地想要幹一番事業,卻被人騙了14萬元,但聯想的故事也從此開始。

年過半百的潘寧用汽水瓶作試驗品,用手錘、手挫等簡單工具,造出了國內第一臺雙門冰箱。

廣東三水,酒廠廠長李經緯則把目光投向了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奧運會,東方魔水健力寶一舉成名。

中國代表團重返奧運會,一鳴驚人累計獲得金牌15枚,銀牌8枚,銅牌9枚,

許海峯成爲中國第一個奧運會冠軍,體操王子李寧一人獨攬了3金2銀1銅被譽爲“力量之塔”。

畫面通過衛星傳到千家萬戶的電視裏,李寧成了千家萬戶稱頌的英雄。

但在88年的漢城奧運,李寧再次登場,當國人以爲他勝券在握時,卻出現了兩個失誤,中國隊兵敗漢城。

在謾罵和口水中,李寧帶着悔恨與好奇把健力寶的一間倉庫改成了廠房,房頂上豎起的一塊廣告牌赫然寫着“李寧牌”。

此時,潘石屹在蓮花山下高喊三聲:“深圳,我來了!”,任正非也決心爲他的“華爲”放手一搏,不安分的宗慶後終於不再坐以待斃創立了他的“娃哈哈”,陶華碧也推出了她的老乾媽。

這一年,有人雄心勃勃,卻也有人溫情脈脈。

蹬了幾十年三輪車的白方禮把自己的養老錢全部捐給了上不了學的孩子,在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卻把此後餘生都奉獻給了貧困的孩子們

一直到2005年,93歲的老人只留下了一句話句話“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

但總歸,激情燃燒,潮水奔湧的80年代,隨着時間的浪潮退下舞臺,但這個時代卻刻下了整個民族自強不息奮起拼搏的印記,無論經歷多少挫折,都仍然相信未來可期。

3

90年代:啓程

那首《春天的故事》後半段這樣唱着:

“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這一年,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坐上了南下的火車,他要爲當時近乎停滯的改革再努力推上一把,

很快,“發展纔是硬道理”隨着這位老人濃重的川音響遍了大江南北

30歲的俞敏洪從北大辭職,辦起了培訓學校;

34歲的許家印扔掉鐵飯碗,懷揣一份簡歷,南下深圳尋夢;

48歲的任正非迎來了人生第一個轉機,華爲的銷售額終於突破了一億;

28歲的馬雲也借了3萬塊錢,開始人生的第一次創業……

國運興衰,個人浮沉,從未像1992年一樣,捆綁得如此緊密。

歲月從不說話,生活卻在不留神的時候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結婚三件套從“單車、手錶、縫紉機”變成了“冰箱、電視、洗衣機”,後來又成了“空調、音響、DVD”。

BP機(call機)橫空出世,讓“有事call我”成爲最時髦語言,直到後來更強大的大哥大取代它;

此時正是香港的黃金年代,一步步電影、金曲成爲人們回憶裏難以抹去的部分。

張學友的《吻別》風靡大街小學,beyond的《海空天空》同樣鼓勵着奮鬥中的年輕人。

大陸搖滾也迎來了最燦爛的日子,崔健,黑豹,唐朝,超載,指南針,輪迴,鮑家街43號,魔巖三傑的生生吶喊裏,同樣表達着年輕人不願被束縛真摯感情。

1994年,中國實現了與因特網的全功能連接,而此時的互聯網英雄們,仍各自在路上奔波。

1997年2月19日上午,那位偉大的老人離我們而去了,遵他的遺願:捐獻角膜,遺體解剖,不留骨灰,撒如大海……

同年7月1日,在整整兩年,將近20多次談判後,香港迴歸了,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若那位老人看到了,應是很好。

1998年,正是香港 / 迴歸1週年,對於全國都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於是,那年春晚上那英和王菲攜手唱了一首《相約九八》,成爲當年的流行歌曲。

但一切繁榮背後,都藏有暗流,人們很快就迎來98年的滔天危機……

1998夏天,中國大地被洪水泡着,珠江告急、長江告急、松花江告急、嫩江告急,洪峯襲來,衝擊着大堤,數十萬軍民修補着大堤,

在洪峯下,人們顯得如此渺小,無助,如同螞蟻一般。

面對滔滔洪水,數百萬中國人民解放軍奔赴前線,直撲滾滾洪流,以血肉之軀擋住江水……

20年後這張董萬瑞將軍含淚告別的照片再次刷屏朋友圈,再聽《爲了誰》仍然眼含淚水。

後來洪水退去,人們還沒來得及喜悅,在滿目瘡痍的家園上有迎來了另一場風暴。

這場風暴便是亞洲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發源於泰國,以雷霆之勢席捲整個西太平洋,包括我國在內,風雨飄搖……

一家家工廠改制、破/產。“下崗”一詞的出現讓許多人都措手不及。

那一年,劉歡唱了一首《從頭再來》:“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一部分人爲了生存顛沛流離,也有一部分人真的“從頭再來”,闖出了一片天地。

如今回過頭來看這段歷史,有人用“改革進程中的溫柔一刀”來形容,這一刀實實在在讓人痛了,之所以說溫柔是它深遠地影響着中國企業的發展。

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那一夜《七子之歌》的旋律響徹神州大地。

這個漂泊400多年的遊子,重歸祖國的懷抱,人們在歡喜中邁向了新世紀。

4

千禧年代:風起

2000年,這一年出生的寶寶是第一批“00後”,被稱爲“千禧寶寶”,寄予了人們最好的希望。

而在20世紀與21世紀的交匯點,互聯網產業也開始蓬勃生長。

海歸張朝陽放棄美國的安逸生活,提着個破箱子揣着一千美元,成立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網。

張朝陽找到在硅谷打工的李彥宏,問他願不願意回國一起幹。

後來,李彥宏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個房間,靠着搜狐的案例四處遊說,創立了百度。

馬化騰因爲OICQ被ICQ起訴,急中生智時,QQ應運而生。

而34歲還在北漂的馬雲在經歷了兩次創業失敗後,在長城下唱起了《真心英雄》。

之後,馬雲回到杭州,在自己家裏創辦了阿里巴巴。

互聯網加速了中國的變化,影響着各行各業,一路高歌猛進。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這一年馬雲的阿里巴巴終於盈利了,李彥宏也拍板了百度的競價排名。

2003年,香港女巨星梅豔芳因一場大病離世,同年另一位巨星在香港中環文華東方酒店的24樓,撲向天空,這個自殺的人,叫張國榮。

從此,香港黃金時代結束,星光凋零。

2008年圓夢歷歷在目,轉眼卻變成了10年前。

我們誰也不願提起,卻永遠無法忘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人情景

2008年5月12日,中國大地上被撕開了一道口子,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災情似夢魘一般折磨着每一個每個人的心。

解放軍第一時間奔赴汶川參與救援,一批批醫生、志願者都趕赴災區與死神賽跑。

十年了,“多難興邦”這幾個字仍舊狠狠地壓在胸口,未曾忘記。

但也是這一年,神舟七號升空了,翟志剛走出機艙,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邁出了“太空步”,五星紅旗飄揚在外太空。

如今從神舟七號到神舟十一號,將有更廣闊的天空等待探索。

8月8日那一晚,我們高聲呼喊着倒計時,翹首以盼圓夢的瞬間。

當年那個賣血換相機的張藝謀,已經變成人們口中的“老謀子”,彷彿爲那年高考交出了一份精彩絕倫的、堪稱完美答卷。

曾經的從“英雄”變成“罪人”的體操王子手持火炬點燃奧運聖火,步入中年的他終於得到了諒解,也已成功轉身。

腳印焰火沿着北京的中軸線,從永定門、天安門、故宮、鼓樓、一路邁向運動主會場上空。

那一刻整個世界都爲華夏五千年的絢爛文化而震撼。

這個屬於東方雄雞騰飛的年代似乎看起來格外波瀾壯闊而刻骨銘心,沒有任何災難能阻擋它的腳步,每個人都坦蕩無懼、充滿熱血。

5

2010年後:蓬勃

2012年,中國的手機網民第一次超過了PC網民,人們終於認可了雷軍前一年公佈的技術參數。

那些我們熟悉的人開始佔據舞臺。

BAT牢牢抓住了新時代的船票,將觸手伸到了互聯網的各個角落。

一代巨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相繼下臺,智能手機成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微信成了人們溝通與交流的方式,網購、團購、外賣改變着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碎片化的傳播方式,無不彰顯着這個時代的特點。

前幾天,微博突然刷起來一個話題:爲什麼2012年後,每一年都過得特別快?

因爲啊,1978年埋下的彩蛋,正在你不經意間一個個蹦出來。

東京奧運會前正式通車,彼時,工作人員問小平有什麼感受,他說:我就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們現在正適合坐這樣的車。

如今,中國已成爲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要致富、先修路”的口號在多年以後再回望,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13.1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而不管是上天,還是水利,中國早已走在世界前沿。

“華龍一號”讓中國成爲了美法俄之後又一個具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我們有了蛟龍號,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我們有了國產航母

還有了全球精度最高的導航衛星系統。

6

我們的國家正在崛起,我們的民族正在騰飛,即使用盡筆墨,也講不完所有故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個時代留下姓名,但歷史總是由無數個小人物創造。

四十年前,看似在谷底,實則蓄勢大發,故事中的人如此,國家亦是如此。

它或許還不夠好,所以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爲未來10年、20年、40年埋下更多彩蛋。

中華人民共和國69歲,改革開放40週年,你是否看到自己在這激盪洪流中的身影?

寫在最後的話1978,你在哪裏?是否在這滾滾的歷史洪流裏?是否經歷過這跌宕起伏的歲月,是否在紅塵裏振臂一呼,發出歲月的聵問?這是一題暴露年齡的問題,也是對我們寧波青年讀者羣最好的問題——歲月不在年齡,青年只問人心。期待你們的回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