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被國內外醫藥界和營養學界稱爲“生命的火種”。“中國客家硒都”連城縣是我省僅有的幾個富硒帶之一,富硒土地面積853平方公里,佔全縣國土面積的33%,主要分佈在羅坊鄉、北團鎮、塘前鄉、姑田鎮和廟前鎮、莒溪鎮、曲溪鄉、賴源鄉兩條富硒土地帶上。

近年來,通過緊抓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連城富硒產業已覆蓋種植、養殖、加工、生態旅遊等一二三產業。今年上半年,連城富硒產業實現產值7.6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聚焦消費升級,做大品牌

14日,在連城縣揭樂鄉揭樂村冠豸山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富硒葡萄園前,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採購。工人們忙着分類裝箱,通過冷鏈物流發往廈門、福州和廣東等地。“大家對食品保健的要求高了,富硒葡萄供不應求。”合作社負責人揭衍金滿臉喜悅地說。

近年來,連城着力於政策推動,培育壯大富硒種植養殖基地、龍頭示範企業,引領全縣富硒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每年安排財政資金200萬元支持產業發展,制定《連城縣富硒農業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辦法》,重點扶持從事富硒產業的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

“政策扶持到位以後,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消費者對富硒品牌認可度。”連城農民創業園管委會主任張華柱說。爲此,連城開始品牌打造,拓展硒旅結合。註冊連城富硒品牌商標“中國客家硒都”官方網站和微信公衆號,重點打造“客家硒都,價值連城”地域品牌;在冠豸山露營季、揭樂葡萄採摘旅遊節、培田春耕節、生態星光莓斛飄香休閒旅遊文化節、四堡雕版旅遊文化節等節旅活動中,推廣富硒產品。

“在今年的‘海交會’上,我們做了市場調研,連城白鴨的認知度達到了七八成!”福建省原態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斯琴高興地說。據介紹,連城縣去年上半年白鴨存欄量還只有50萬羽,今年上半年已翻了一番,銷售前景非常樂觀。

規範技術標準,做精產品

在連城旅遊集散服務中心富硒產品展銷體驗店內,筆者看到富硒大米、富硒地瓜幹、富硒白鴨蛋、富硒葛根等富硒加工食品。在它們的包裝袋上,印有“中國客家硒都”的品牌標誌。

2017年,連城參與編寫了《富硒農產品硒含量分類要求》福建省地方標準,爲省內富硒農業產業的標準化與制度化提供了技術數據。如今,連城的各類農產品只有符合該標準中的含硒總量要求,才能以富硒產品的名義對外銷售。

食品安全是發展富硒產業繞不過去的課題。連城重視開展產學研合作,引進技術力量,發展綠色產業。

“2013年開始,我開始幫助連城開展硒的安全性技術研究。”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敏健回憶說,他最初從水稻入手,探索富硒農產品的含硒量的安全閾值範圍。爲此,陳敏健先後100多次來到連城。

在陳敏健的帶動下,連城與省農科院農業生態研究所開展合作,在重點鄉鎮開展水稻、地瓜、紅衣花生、雪薯、山苦瓜、鐵皮石斛、金線蓮、葡萄、百香果、連城白鴨、福建黃兔、河源雞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養殖技術試驗,制定生產技術標準,引領科學種植養殖,發展富硒農業基地約2.23萬畝。

此外,連城還與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福建省農科院攜手共同建設閩西農產品(富硒)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就全縣富硒農產品及食品檢測實驗室建設、檢測技術開發、檢測報告認可、實驗室管理和市場合作開發等方面全面展開合作。

“下一步,我們將建立富硒產品可追溯平臺。消費者可根據產品外包裝的追溯碼查驗真僞。”李昌濤介紹說。

致力精準扶貧,拓寬富路

“富硒葡萄爲我們脫貧致富播下了新‘硒’望!”揭衍金說,合作社共種植葡萄150多畝。近年來,連城縣免費建設完善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補助搭建種植大棚,補助修建園內標準化道路及水渠,提供無公害葡萄生產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園內套種技術、草生栽培技術和冬季套種紫雲英培肥地力技術指導,葡萄種植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提高。去年,揭衍金的葡萄園被命名爲富硒農產品基地,實現盈利200多萬元,並解決了30多位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李昌濤說:“我們鼓勵種植戶發揮示範引領帶動作用,帶動更多村民在富硒產業上創業發展,尤其是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主動作爲、貢獻力量。”

“全鄉九個村都是富硒土壤帶,我們要給特色農業穿‘硒裝’,將精準扶貧道路拓寬。”羅坊鄉黨委書記吳豐介紹說。去年初以來,該鄉立足精準扶貧,將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和富硒資源優勢相結合,扶持發展梁峯葛根、雲龍檳榔芋、風佬養蜂等33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計生家庭農場,培育壯大“一村一品”,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特色化發展,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戶種植效益。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讓富硒產業真正成爲富民產業。連城將富硒產業列入“4+×+1”全縣推進精準扶貧產業發展規劃,發揮富硒農業經營主體在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採取“公司+協會+科技示範+農戶(貧困戶)”“合作社(家庭農場)+貧困戶”的模式,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

截至去年底,連城縣共培育富硒農產品經營主體77家,從業人員6616人。其中,帶動、幫扶貧困戶700多戶,幫助在富硒產業中創業的貧困戶戶均增收2萬餘元,增加貧困戶務工年收入560餘萬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