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厲害了】高科技 新技術 市民看二院亮點不斷

11月16日,是第十屆健康節系列活動之市民看醫院,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作爲今年的第一站,迎來了由蒼梧板報組織的來自社會各界的近40位市民代表和20名康達學院的學生,他們走進市二院東院區,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上午,但精彩紛呈,每一個體驗點都是讓大家眼前一亮,歎爲觀止。

百拾老院 市醫療行業的“黃埔軍校”

早晨8:30,市民和學生便在市二院東院區1樓的院史文化牆前集合,市二院公共事業發展部主任穆文玲向大家介紹我們這所百拾二院的發展歷程與變革。

光緒34年即1908年,美國傳教士、醫學博士慕庚揚夫婦在西門外石獅口巷17號開設醫院,取名義德,創港城乃至蘇北、魯南地區西醫先河,它正是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前身。

新中國成立後,醫院聚集了一大批知名專家和港城臨牀專科創始人,書寫了一座城市的近代醫療發展史的篇章,醫院亦成爲全市醫療行業的“黃埔軍校”。 1957年,成立新浦分院,現市第一人民醫院;1958年,創建連雲港市衛生學校,現在的江蘇省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1959年,建立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一年後併入現在的徐州醫科大學;1962年,興建市結核病院,現第四人民醫院;1986年,更名爲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沿用至今。

互聯網醫院 隨時隨地與名醫面對面

接着,市民們從扶梯通往二樓門診大廳,連雲港報業傳媒集團副社長施連山、市衛計委政治處主任曹勤、市二院紀委書記江文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希望每年通過市民走進醫院參觀的形式,讓大家更加了解二院,看到二院的發展與變化。

在初步瞭解了二院的歷史後,大家來到當下最“火”的“互聯網醫院”(港城雲醫院),這也是江蘇省首個依託三級甲等綜合實體醫院建設的智慧型網絡醫院。

連雲港市互聯網醫院已經啓動了網絡視頻看醫生、雲預約、雲隨訪、雲配送、遠程會診、健康宣教等服務。患者僅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隨時與醫生視頻溝通交流病情,就可獲得醫生的幫助。醫生之間也可以語音、視頻會診病人。未來,醫院將覆蓋全生命週期和診療全過程,實現上線對接國內外高端醫學中心,下線聯通基層醫療機構,並同全市衛生健康平臺互聯互通,時刻爲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資源,把防病的關口前移,讓老百姓少得病,少花錢,生活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不斷增強,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市民們立即拿出手機下載了雲醫院APP,現場體驗了與醫生通過手機問診的方式,來自贛榆的王阿姨說:“哎呀,這個好,現在的科技太發達了,以後家裏老人有個小毛病再也不用瞎操心跑醫院了,直接打個視頻,啥都清楚了,方便方便,太方便了!”

自動發藥 省去人力 速度更快

看完高科技的就診模式,第三站來到門診藥房,兩個巨型“大爪子”一下吸引了市民的目光。

本月,市二院的自動發藥系統正式上線,取藥模式由以往的“人等藥”轉變爲 “藥等人”,大大縮短了患者就診取藥時間。在市二院門診藥房,再也看不見長長的等候隊伍了,這得益於市二院引進的自動發藥系統。

爲了讓大家能夠近距離的瞭解發藥系統的模式,特意將市民請進了藥房“內部”,目睹了機器發藥的全過程。就診交費後,通過掃描取藥條形碼,錄入取藥信息,此時,自動發藥系統如同兩個“大爪子”,快速、準確的通過掃描藥盒上的條形碼找到藥品,快速抓取,傳輸給藥師覈對發藥,整個取藥過程最快幾十秒就能搞定,藥師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

市民們看到快速移動的“大爪子”紛紛點贊,拿藥確實比以前方便快捷多了,用藥說明也更清晰,紛紛大讚二院新引進的“神器”厲害,連發藥都變得“高大上”。領藥時只見一條流水線在電腦的控制下將藥滾了下來,不到一分鐘。從開藥到取藥全程不到十分鐘。

自動發藥神器就是那麼牛,創新管理,引進先進設備,以及就醫流程不斷優化,市二院一個又一個的便民舉措贏得了市民們的讚許。

MDT+3D技術 診療更加正規先進

看了那麼多高科技的機器,第四站市民們走進MDT房間,門診部主任潘道勇與骨科醫生顧飛讓市民們見識到了國際範兒的診療模式。

潘道勇介紹,多學科協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簡稱MDT),是國際醫療領域一種領先的診療模式,由多學科專家共同討論爲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市二院現在已經 擁有13個MDT團隊。

MDT的優勢就是整合各學科專業技術的優勢,各學科相互融合,在技術、治療方法和理念方面達到共識,從而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比如病情評估、治療計劃的規範化和個體化,達到治療上的高質量。整合各科室醫療資源,避免治療不足、過度或重複治療,達到治療上的高效率。

來自海州的李叔叔聽後表示:“這樣的診療模式讓患者更加安心了,不再是一個醫生關注患者的病情,而是第一大批醫生都在關注,安全感滿滿。交給這樣的團隊,放心。”

除了MDT,市民們還看到桌上的“骨頭”,紛紛拿起來觀摩。

骨科醫生顧飛介紹,這是現在最先進的3D模型復原技術。將3D打印技術用在了複雜性骨折手術中,包括四肢,脊柱,骨盆,關節等領域,做到精準治療,因人而異。

打印出的骨頭和患者真實的骨頭在外形上可以實現1:1的效果,相當於是將患處的骨頭“搬運”了出來。

它通過利用紙層疊和光固化等技術可使疾病“觸手可及”;將患者身體內部的解剖,病理情況等在術前清晰呈現;術者可以直觀準確的按照病變的情況模擬手術操作;其精度高;可以簡化手術操作。對於複雜性骨折,不規則骨的創傷等;採用3D打印技術還原骨折的原貌;個體化制定治療方案;對於骨折的分型,手術方案的設計,手術入路的選擇,復位方法及內固定器械的選擇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提高診治的精準性,操作的安全性,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中出血及副損傷,有利於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達到“少走彎路”的效果。

“哇,現在技術已經那麼高級了嗎?我的骨頭已經可以直接拿在手上了嗎?不可思議。”人羣中發出讚歎聲。

“一衝即服”神奇的中藥配方顆粒

第五站,國醫館。這是市二院今年打造的特色門診之一。市二院將所有的中醫門診、拿藥、鍼灸場所統統集中。打造了特色的“中醫一條街”——國醫館。濃濃的中國風,一下吸引了市民的關注。

其中最受市民好感的是“中藥配方顆粒的自動調劑過程”。中藥配方顆粒藥房由調劑設備、標準藥櫃等設備組成,其中標準藥櫃有400餘種單味中藥配方顆粒儲存瓶。在藥房工作人員的操控下,將標準藥櫃中的單味中藥配方顆粒通過“排列組合、精準稱重”變成患者所需藥品。

藥學部主任張浩介紹,中藥配方顆粒又稱中藥免煎顆粒,是選用符合炮製規範的道地中藥飲片進行深加工,經現代製藥技術煎煮、濃縮、乾燥、制粒、包裝等多個環節制備而成的一種固體顆粒。

中藥配方顆粒均爲單獨小包裝,能夠最大程度保留原有中藥飲片全部有效成分,不但方便攜帶,而且對於飲片質量和煎煮條件穩定可控,也縮短了病人的侯藥時間。特別適合工作繁忙、不會煎藥以及體質虛弱的老年患者和上班、上學,經常外出的人羣使用。

中藥配方顆粒上線後,以後喝中藥再也不用經歷抓藥、熬藥的複雜程序啦!

心肺復甦術 一項最實用的自救互救技術

看了那麼多高大上,實用的技能必不可少。急診的自救互救體驗營上線啦!大家來到急診,來自市臨牀重點專科、市二院急診科護士長楊豔與副護士長“江蘇好人、最美護士”王娟,給大家演示了一整套標準的“心肺復甦術”。

市民們意猶未盡,在護士的指導下紛紛操作體驗,許多市民用手機錄下了全部過程。

張阿姨說,心肺復甦很重要,特別是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遇到突發事件常常手足無所,錯過救助的黃金時間,今天受益匪淺。

醫養結合 讓“夕陽生活”更有保障

“老年醫學中心,醫養結合培訓基地”是市二院今年新增和主要打造的特色項目之一。它的到來,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有保障,將“醫”和“養”的模式更加正規化、系統化。這也是今年市民看二院的第七站。

醫養結合培訓基地的負責人謝莉介紹,老年人患病率高於普通人羣,對醫療服務依賴性更強,小病大治、長期壓牀,大型醫院資源更爲緊張,而養老院的醫護配套欠缺,醫養結合已成爲近期政策重點方向之一。“醫”是基礎,“養”是核心,市二院醫養結合項目中,以醫爲主,以三甲醫院爲依託,面向剛需老人提供專業醫療和照護服務。

醫養結合培訓基地裏除了病房外,每一個細節都從老人的生活角度考慮,打造了一個庭院式的花園與休憩長廊,配有體育健身器材,方便老人們休閒活動,擺脫“病房模式”的束縛感。

國際認證 全自動生化流水線

市二院檢驗科,是江蘇省臨牀重點專科,這也是本次活動的最後一站。

今年5月檢驗科正式通過國際CNAS ISO 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市二院檢驗科的質量體系達到了國際水準,實現了綜合檢測能力與國際接軌。

檢驗科主任梁偉博士介紹,今年引進安裝了價值1000萬的貝克曼庫爾特Power Processor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投入使用半年多以來運行穩定,自動化流水線檢測系統,是將不同的分析儀器通過硬件和信息網絡相關設備進行連接整合,形成標本處理、檢驗過程自動化、標準化,爲患者提供最及時、可靠、穩定的檢測結果。

該流水線連接醫院檢驗科的生化分析儀與免疫分析儀,能同時檢測生化、腫瘤標誌物、內分泌激素等100多個項目,並與臨牀實驗室信息系統(LIS)互聯。流水線系統檢測速度快,病人可更快拿到報告單。

該系統有效改善工作流程,減少人爲干預,降低出錯率,提高檢驗質量;實現了檢測過程的全自動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讓檢驗人員將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到結果審覈和與臨牀醫生的溝通中;避免人工開蓋帶來的實驗室生物安全危害,爲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駕護航。

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的投入使用,使我院檢驗科在檢測技術服務能力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它將爲同安區人民提供更快更好的優質檢測服務,爲全區人民健康帶來福音。

本次市民進二院 健康體驗營市民們直呼“漲姿勢”

     這次的市民看醫院活動隊伍裏不乏已經連續參加了十屆的“老朋友”,他們告訴小編,今年的二院大有不同,簡直是坐着“火箭” 在發展啊!不論從醫院的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從醫療服務到就醫體驗,讓人耳目一新,不亞於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各種高科技讓百姓來就醫更安心,不出家門就能享受那麼多與世界接軌的醫療服務,必須給一個大大的贊!

本次活動感謝門診部、護理部、雲醫院、急診科、骨科、醫學檢驗科、藥學部、中醫科、醫養結合培訓基地等相關科室的大力支持!

二院大家庭因爲有你們而更加溫暖

(來源: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

版權聲明:本微信公衆號所有內容爲連雲港市廣播電視臺城市公共頻道版權所有。歡迎個人微信號分享;微信公衆號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否則,我們將追究法律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