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困难时期的特殊岁月里,钱学森等人是如何克服物资匮乏的难题,坚持攻关的?又是什么让毛泽东下定决心,批准对尖端武器的研究试制工作?

  

  《国家记忆》特别节目《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系列节目第四集《长箭乘东风(下)》,为您讲述中国航天人一步步迈向传奇的故事。

  (图:钱学森指导火箭发射任务)

  募捐“科技粮”与“科技肉”

  随着“东风一号”的成功,“东风二号”随即被摆上日程,它的设计方案是在“东风一号”基础上,射程扩大一倍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钱学森,告诉导弹研制人员,仿制和自行设计是决然不同的。仿制,是人家主要问题已经给你解决了,你就是按规矩办事。自行设计就不同了,出现的问题多,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自己来解决。

  很快,问题便出现了,但并非来自技术领域。1960年和1961年,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严重的粮食短缺波及到全国方方面面,营养不良也侵袭着参加导弹工程的科研人员和基地参试部队。为了保证一线科研人员能够吃饱,聂荣臻给各个军区打电话,要求他们以“募捐”的名义,节省出一批副食品支援“两弹”的研制,“科技粮”和“科技肉”,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名词。

  1962年春节,周恩来、陈毅代表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一千多名科研专家。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中央领导人以最大的努力,为研制国防尖端技术的优秀儿女们补充营养。在那段物资匮乏的岁月中,这些关心和爱护始终鼓舞着科研人员们,坚持攻关导弹的精神斗志。

  “尖端是否应该下马”?

  虽然粮食供应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但面对耗费巨大资源的尖端工程,国内出现了一场“尖端是否应该下马”的争论。这场讨论很快进入了中央最高决策层。1961年夏天,毛泽东从北戴河打电话给聂荣臻,要求他对此问题进行论证。很快,聂荣臻便向中央呈送了《导弹 原子弹应坚持攻关的报告》。为此,聂荣臻亲自赶到北戴河,三次在会场上强调尖端不能停。最终,毛泽东下定决心,对尖端武器的研究试制工作仍应抓紧进行,不能放松或下马。在聂荣臻的支持下,“东风二号”的研制工作得以继续。

  (图:钱学森在酒泉导弹试验基地讲话)

  首次试验失败的“东风2号”

  为了达到“东风二号”的目标射程,科研人员把发动机和燃料箱加大,导弹弹体也相应变长,但在当时掌握的有限知识和仿制经验上,一些难以察觉的技术隐患,也存在于最初的设计方案当中。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导弹开始首次试验,“21秒时尾段着火,25秒左右发动机停止工作,最大飞行高度为3456米,69秒后落地起火”,这是让那一代中国航天人刻骨铭心的失败。

  “东风二号”导弹首次实验失败后,钱学森立刻从北京赶往现场,告诉大家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再重来。钱学森在让科研人员振作的同时,也把压力扛在了自己肩上。为了找到发射失败的原因,钱学森在干燥、酷热和缺水的戈壁滩上,反复考察,经过两个月的分析检测,拿出了一份长达76页的故障结论报告。

  为了改进“东风二号”的设计,几乎每个星期天,钱学森都会把相关人员叫到自己家中研究解决问题。在“东风二号”首飞失败的教训之上,钱学森进一步强化“总体设计部”在整个大系统中的作用,几十万个零部件、数十个子系统的配合,甚至各科研单位的协调、供应、协作都井然有序,由此,形成了完整成熟的中国航天工业流程和组织框架。

  (图:东风2号短程弹道导弹)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成功发射,飞行一千多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在经历了首次失败后,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导弹终告成功。这是中国火箭史上发展的里程碑。也正是在这一年,钱学森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科研专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中国必须要有能搭载核弹头的导弹。

  1966年10月27日上午9时,带着核弹头的导弹划破天际,9分14秒后,核弹头在894公里外的罗布泊上空爆炸。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东风五号”,飞行30分钟,穿越6个时区后,稳稳地到达了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八年四弹”的宏伟目标终告成功。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今天,每当中国的火箭腾空而起,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光芒的源头正是钱学森在一片空白中,引领中国导弹和火箭事业走过的最初十年。

  END 如果你想说点什么 可以直接写留言

  如果喜欢 就请关注我们吧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