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中國一直重視陸地作戰,陸軍也在歷次發展中展現出強有力的勁頭。早在解放戰爭年代,中國就對火炮體驗頗深,也因此早早配置了炮兵部隊。炮兵又稱地面炮兵、野戰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反坦克導彈和戰役戰術導彈爲基本裝備,遂行地面火力突擊任務的兵種。一般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部隊、院校、科研機構。部隊通常按師(旅)、團、營、連的序列編制,主要裝備壓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導彈和地地戰役戰術導彈等。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它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具有強大的火力、較遠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較高的機動能力,能集中、突然、連續地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火力突擊。主要用於支援、掩護步兵和裝甲兵的戰鬥行動,並與其他兵種、軍種協同作戰,也可獨立進行火力戰鬥。

炮兵具有強大的火力和較高的機動能力,能對地面、水面目標實施集中、突然、連續的火力突擊。主要用於支持步兵、坦克兵的戰鬥行動,並協同其它兵種、軍種作戰,也可獨立進行火力戰鬥。其基本任務是:摧毀敵方炮兵和指揮機構;擊毀敵坦克、艦艇和其它裝甲目標;殲滅敵方有生力量;封鎖敵方交通樞紐;破壞敵方工程設施等。中國炮兵規模世界第一 ,是世界上少數還保留有炮兵師的國家之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保持戰備狀態的炮兵部隊;中國擁有50多種不同型號的火炮,總共有超過1.7萬門各種型號的火炮和火箭炮。國環球戰略網刊登文章稱,中國是世界上少數還保留有炮兵師的國家之一,很可能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保持戰備狀態的炮兵部隊;中國擁有50多種不同型號的火炮,總共有超過1.7萬門各種型號的火炮和火箭炮。統計數據表明,儘管俄羅斯和朝鮮擁有數量較大的炮兵部隊。

但中國纔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保持戰備狀態的炮兵部隊,這些部隊裝備包括有牽引式火炮、自行火炮以及多種多管火箭炮。雖然現在各類導彈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似乎火炮有日漸消亡退出舞臺的趨勢,不過中國依舊保留了大量的炮兵部隊。近年來,其他世界大國都對火箭炮重視不夠,要麼沒錢要麼用於研發其他武器裝備。相比較於其他國家,中國由於傳統觀念,一直對火箭炮推陳出新研究不停,也因此推出了幾款性能不錯的新型火箭炮,比較出名的是衛士系列以及AR系列。其中某公司研發的AR-3,AR-3火箭炮,戰鬥總重爲45噸,持續行駛能力爲650千米,最大速度60千米/小時。該系統的工作溫度爲零下22至零上55攝氏度。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共爲AR-3設計了五種彈藥,其中三種爲無控型火箭彈,兩種爲可控型。該系統的射程在22~220千米,既可以營爲單位作戰,也可獨立執行打擊任務 。

AR-3火箭炮能夠發射無控火箭彈和制導炮彈。共有兩個火箭彈運輸發射箱,分別攜載300毫米口徑火箭彈(運輸發射箱內備彈5枚)和370毫米口徑火箭彈(運輸發射箱內備彈4枚),其中370毫米口徑BRE6高精彈藥能夠摧毀100~200公里內的目標,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必須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爲導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隨着中國一系列新型火箭炮的入列,加上射程加大,威力加大,其打擊能力必將得到進一步提高,在一起局部地區甚至完全可以取代短程導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