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时间,成为了国内生鲜电商领域的领头羊,如今它有着一个3000人的团队,进入了20多个城市,国内生鲜电商行业用户规模占比超50%,估值超10亿美金。它——就是每日优鲜。

今年9月,每日优鲜又获得由高盛、腾讯等资本领投的新一轮融资,本次融资金额高达4.5亿美元(约30.6亿人民币)。加上之前的6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8亿美元。

刚过去的双11,每日优鲜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公布了双十一生鲜消费报告,数据显示,双十一国人生鲜购买需求暴涨,每日优鲜平台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11%。

从地域来看,每日优鲜报告显示,今年双十一,北上深三地的订单占比排名前三,此后依次为天津和杭州。而以青岛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生鲜消费实力惊人。

此外,在物流方面,每日优鲜在生鲜行业内首创“城市分选中心+前置仓”模式,在全国21城市提供会员1小时极速达服务。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每日优鲜会员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为26分钟,超过5成订单在30分钟内送达。

同时每日优鲜便利购在无人货架领域也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占到差不多6成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占了10%,剩下的30%左右份额被多家分散拥有。

马上每日优鲜要全力推进「百城万仓亿户」计划——覆盖100个城市,建设10000个前置仓,服务1亿个家庭。

为什么每日优鲜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短短3年多时间,能成为生鲜独角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背后的核心秘密。

01、找准一个行业痛点 ,及时送达成刚需

“我们相信女性美好生活的一百件事情的清单中绝对没有去店里买菜”。创始人徐正说。

事实上,“卖菜”也可以变得更有技术含量更简单。

徐正认为,现在当下的消费端正在发生“两端变革”,这比一端变革的市场还要大。从2015年到2025年这十年间,80后、90后甚至00后群体将成生鲜消费主力,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特点都发生了变化:

渠道端便利化:查询浏览、决策以及支付结算都在线上完成。这导致用户在购买生鲜产品时,即时送达成为刚需,用户需要随吃随买随到;

内容(产品)端品质化:相比一条活鱼,用户更喜欢“三去鱼”(去头去尾去鳞),有预处理,还得新鲜、安全、健康;

正式因为瞄准了这个行业的痛点,才有了每日优鲜爆发的时势。

02、创新的商业模式 :3公里范围1-2小时送达

要想真正做到及时送达,就必须彻底颠覆传统的物流模式。

“城市分选中心 + 社区前置仓”

2015年,每日优鲜成立,在主要城市建立起 “城市分选中心 + 社区前置仓”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

过去,整个生鲜电商界冷链物流2C的做法是:将商品运送到城市分拣中心,于是商品脱冷的距离就在100公里左右。

而每日优鲜的做法是:在城市设立分拣中心,结合订单密度向社区渗透,设立前置仓,形成半径三公里的圆形覆盖网。城市分选中心会提前将生鲜商品分配到前置仓,再配送至社区的用户手中。

这个模式一经推出便被市场认可。

去年8月,每日优鲜就宣布其单月营收突破2.8亿元,月订单量300万,已经在一线城市全面盈利。

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每日优鲜已经在20多个城市铺设了1000+前置仓,每个仓覆盖周边3km,配送时效“2小时极速交付”和会员一小时达。

同时,每日优鲜走的是精选sku的路线,当下sku数量控制在1200+,未来会发展到2000个左右;每周保持10%的品类更新,复购率达80%,保持了行业目前最高水平。客单价介于50~100的区间内。

经历过去三年的发展,每日优鲜迅速晋升为10亿美元估值的独角兽。

现如今,每日优鲜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他们跑通了这条路。每日优鲜年对年营收增长近500%,MAU(月活跃用户)达到生鲜电商行业第一。

03、会员制:85%收入来源

对于每日优鲜而言,85%的收入都依赖于付费会员。

“不要做太多战术,要把关键的节点资源打透,比如在推行会员制上,单个用户购买会员的所需花销不多,却能享受会员返利特权带来的专属优惠。而对每日优鲜来说,即便提供了会员返利也依旧可以赚到钱,因为公司把原本要花在广告上的投入省了下来,随即惠及到了用户身上,会员制又帮助提升了用户忠诚度。”徐正说。

参考Costco模式,Costco只需要毛利1%到14%,Costco的全球会员总数已经超过8103万,9个国家共拥有700多家门店,年销售额超过110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零售商。

每日优鲜正是学习了Costco,推出会员专享商品300款、返现5%、会员专享价最高优惠50%、1小时达以及专享客服等五项特权。

近日还推出了每日优鲜会员小店模式。每日优鲜会员可以入驻到每日优鲜。作为店主一键分享促成下单,并获返现5%。该会员小店可以涵盖每日优鲜精选的2000款商品。

04、12421机制,重仓年轻团队

每日优鲜成立四年的时间里,合伙人从两人变为五人,新增合伙人的年龄分别是两个1988年和一个1989年的,在人才机制上,每日优鲜重仓年轻人,为高管团队引进“新鲜血液”。

“不同于大多公司271考核模式,我们分12421, 1和2是我们最关注的人,4是中间阶层的,再下面2是可以教育培养的,再观察,最后那10%就可以离开了。优鲜从成立到现在,每个季度坚持10%的被动淘汰率,同时,我们施行隔级评价制度,一个人的录、升、离,由他的直接上司、隔级上司和HRBP共同评价,更加公平、准确。”

让优秀的人想进来,混日子的不愿意来,这种区别考核是每日优鲜最重要的管理机制之一。

所以说,每日优鲜能在3年多时间跑出来,背后的系统设计是非常全面的,也难怪很多投资机构都看好。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每日优鲜模式上的取胜本质上是解决了效率问题。而这个效率将随着网店的密集再度提升,并不断接近极致。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新零售、新物种大多数都是对效率的大幅提升,颠覆了传统零售的舒适区,比如小米。性价比其实是它的面,而本质还是对生产链各环节的灰色地带的效率提升,省去了中间的很多链条上的费用,自然就性价比高。

再来看盒马,盒马其实不仅在配送等方面的效率提升,创始人侯毅还说过现在商超渠道费用太重,未来要颠覆掉、砍掉。这个点我们是非常认同的。尽管短期内还不能解决,但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我们看前面提到的COSTCO,其实也是尽可能去掉中间各大环节的费用,提高性价比。

而对于这种新模式、新物种未来的发展,正如徐正判断:2015-2020年新零售上半场,将是新物种百花齐放,老物种优胜劣汰和并购整合的阶段,而到了2020-2025年的新零售下半场,优势物种将爆发更大潜力。

来源:零售商业评论

作者:参谋长

提示:

* 更多食品创新、深度文章,请关注FBIF食品饮料创新(ID:FoodInnovation)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Wilbur(ID:aotokuer)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