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鸡百花星光熠熠,你还记得他吗?他曾撑起了里水人的“电影梦”!

各位里水街坊,昨晚朋友圈被刷屏了吗?张涵予、刘昊然、黄景瑜……一众明星齐聚佛山,第27届金鸡百花奖星光熠熠。

说到电影,里水有一位承载了街坊多年记忆的“电影昌”,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昌叔”。他拿着设备,穿梭在每个村居之中,为大家播放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电影,多少里水人的电影情节,由他而起。

他就是,黎棉昌(1943~2015)。

他,为里水人放了58年电影

“电影昌”初次与电影结缘,要追溯到1958年,当时15岁的他进入南海电影站,跟着师傅在南海各地播放电影,学习试调发动机、换片机等。1961年,他留在了里水电影队,由于当时南海只有5支电影队,所以里水电影队不仅要到各个村居放电影,还要把精彩电影送进其他镇街,工作奔波且劳累,在家时间少之又少。

“几十年了,天天都去放电影,只要不下雨,就背着机器往外跑。”说起“电影昌”,他太太惠贤姨(人称“三妹”姐)有些小埋怨,但语气里蕴含的是满满的骄傲,“几十年来他没有在家吃过一次团圆饭,因为看电影是街坊们最喜欢的文娱活动,尤其在节假日,没办法。”在惠贤姨的眼中,昌叔热爱着这份工作,风里来雨里去,从无怨言。

从胶片到数字卡片,从16毫米到35毫米放映机、如今的数字放映机……昌叔和电影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从骑自行车,到开电动三轮车、驾驶面包车,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电影昌”都奔走在为邻里街坊送文化、送欢乐的路上。

然而,在欢乐的背后,很多的苦与累只有昌叔心里最清楚。为了给街坊们放电影,他数次在艰险的途中跌倒,为了保护设备,他差点跌下水沟里。即使退休后,昌叔依然坚持着为街坊们免费播电影。

他,撑起里水人的“电影梦”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放学后等着‘电影昌’来放电影,等他来布置时候我们就去课室拿着小板凳霸前排位置,等回家吃完晚饭就约着发小一起去看露天电影……”昌叔的忠实“粉丝”谢爱贞是从小看着昌叔的电影长大的,她回忆,以前农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一听到昌叔要来放映电影的消息,街坊们都会奔走相告“电影昌又来放电影啦!”

《小兵张嘎》、《地道战》、《闪闪的红星》……昌叔往往会根据不同节日、纪念日选择符合主题的经典影片、爱国主义电影放映,每次场面都十分“火爆”,一有放映的消息,人们成群结队赶赴几公里,甚至跨镇街过来观看,昌叔还没到场,街坊们就早早从家里搬出小板凳来占位置了。据说,当时一场电影总会吸引超过千名观众,座无虚席,甚至连幕布的背面都站满人群。

1992年,里水镇投资600多万元建起了有1068个座位的里水影剧院,昌叔任影剧院负责人。电影院刚投用,就受到了街坊热捧。当时原本3元的一张票,价格被黄牛党炒到了11元,但还是有很多人买不到票。据了解,里水影剧院经营状况最好的1994年,利润达到170多万元。

“昌叔与省电影院关系好,很多在广州新上映的影片,里水很快就可以上映了,比其他镇街的影院要快一个月。”昌叔的徒弟杨少伟介绍道,在昌叔的经营下,里水影剧院被评为了广东省特级影院,而昌叔也获得了广东省电影公司授予的“从事电影放映事业50周年”特别奖。即便在影剧院最辉煌的时候,昌叔还是坚持率领影剧院放映队送影下乡,为里水街坊送上免费电影。

他未竟的事业,我们来接力

在里水,现在已经开了大大小小的电影院,每个月里水镇文化站依然坚持到村居放映电影,街坊们要看电影已不再是难事。

近年来,里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渐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已建成里水文化中心和15个遍布里水南北地区的读书驿站,各村居的文化室、建设场室等文体设施也都落实到位,每年里水都会举办近200场的文体活动惠及20多万群众,实现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里水图书馆和15个读书驿站的藏书超10万册,借阅量达12万册,到馆人数达19万,均创历史新高。

接下来,里水还将举办非遗展览、书法美术交流、读书驿站阅读文化推广活动等文化活动,让更多市民享受“文化红利”。

说起电影,你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哪句呢?

不妨告诉里水君呀~

里水君先发为敬:

告诉你,你这样看着我,

可是非常有危险的。

因为你随时可能爱上我。

来源:里水文化站、梁锦丹

编辑:佛山新闻网 李宜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