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點丨前10個月阿拉善百餘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32.6億元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巴音敖包工業園區卻處處呈現火熱的建設場面。放眼望去,只見園區滿是連片的廠房、罐區和大型裝置,數十臺塔吊林立其間;在幾十個作業面上,工人們正緊張施工,熱火朝天的發展氛圍讓人備感振奮。進入第四季度,全盟重點項目建設進入攻堅季,建設者們正鼓足幹勁,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

牽牛要牽牛鼻子,項目建設就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今年以來,我盟進一步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持續強化要素保障,不斷優化落地服務,堅持以大項目、好項目彌補發展短板、夯實發展之基,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10月末,全盟142個重點建設項目已開工130個,開工率91.5%;完成投資132.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45.7%。

記者在內蒙古揚帆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現場看到,大部分廠房已進入封頂階段,生產所需的各項公用配套設施正在有條不紊地安裝。該公司總經理王新禮說:“該項目今年7月開工,預計明年4月完成一期工程,計劃有7個產品於明年7月投產。”內蒙古揚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浙江揚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以來在浙江以外地區投資的第一家全資子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在巴音敖包工業園區分兩期建設生產光引發劑和巰基化合物等系列產品。光引發劑主要用於光固化材料,廣泛應用於PCB電路板、微電子加工、3D打印、生物醫學、光纖通訊等行業。巰基化合物是醫藥、農藥的中間體,也是光引發劑的原材料。據悉,該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且全球知名的光引發劑和巰基化合物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企業。光引發劑作爲該企業的核心產品,70%~80%出口國外,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是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首要抓手

目前,全盟50個重大產業項目已開工47個,完成投資47.1億元。其中,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風電供熱配套5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完成投資14000萬元,風機基礎澆築全部完成,升壓站設備基礎完成30%,升壓站綜合樓及附屬用房已封頂;額濟納旗星晨煤業貿易有限公司2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完成投資16000萬元,部分光伏組建及電氣施工已完成,並實現併網發電,目前正在進行剩餘光伏組建安裝。

在推進阿拉善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我盟傳統產業在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延長產業鏈。在一批大項目、新項目驅動下,新能源、新材料、沙產業、節能環保、生物科技、蒙醫藥、石墨烯等逐漸成爲引領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爲我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切實抓好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對“託底”阿拉善高質量發展尤爲重要

我盟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加強鐵路、公路、航空、電網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通過時空變革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今年,我盟確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1個,涉及公路、鐵路、民航、電力4個領域,目前已開工項目15個,完成投資23.6億元。其中,京新高速公路臨河至白疙瘩段(阿盟境內)、S228巴丹吉林至金昌公路項目已全部完工;G307巴彥諾日公至孟根一級(一幅)公路、G307孟根至雅布賴一級(一幅)公路的路面和房建已全部完工,防護完成95%。巴彥浩特至銀川鐵路已完成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規劃選址意見書、節能報告、用地預審等工作。阿右旗、額濟納旗機場助航燈光工程已完成,爲推動建設以阿左旗機場爲中心的自治區西部通用機場羣打下基礎。在實施蘇宏圖220千伏、烏力吉口岸110千伏輸變電等續建工程的基礎上,開工建設宗別立220千伏、廂根達來110千伏等輸變電工程。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我盟從解決羣衆普遍關心的問題入手,確定社會事業和民生項目,着力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記者瞭解到,今年我盟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廣電網絡公共文化服務工程、阿左旗紅寶嶺公墓建設項目、烏斯太中學項目、阿右旗老年養護院等28個社會事業和民生項目正在抓緊建設。

阿拉善不是糧倉、不是牧場、不是礦山,而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功能區

我盟把生態環境和節能減排項目、農牧林水項目建設作爲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目前,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烏斯太鎮巴音敖包污水處理及再生水處理項目、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等15個項目已全部開工。

“古拉本礦區生態環境的恢復,是我盟實施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取得的成果。我們一手抓治理,一手抓造林,隨着環境綜合整治的深入推進,阿拉善的‘母親山’正在逐步恢復她原有的容顏。”盟林業局局長陳君來說。目前,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取得連續68年無火災的驕人成績,森林覆蓋率由2001年的51.8%增長到目前的57.3%,馬鹿增加到6000只,岩羊增至5萬隻。

風勁潮湧,千帆競發,今天的項目佈局就是明天的發展格局。今年以來,我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活力迸發的經濟生態、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態、團結和諧的社會生態,積極謀劃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全盟上下齊心協力,不斷創新,切實抓好項目建設,成效明顯。我們看到,以項目爲驅動,阿拉善正朝着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阿拉善日報融媒體記者:彭燕

通訊員:曹明宇

編輯:侍新元

審覈:彭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