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同志,我想向沙田鎮的兩位民警當面說聲謝謝,能幫我找到他們嗎?”11月20日,年近八旬的陳詮之老人到東莞日報社求助,希望能幫忙找到兩位幫助過他的民警,以當面道謝。

▲陳詮之老人在家裏寫感謝信(見習記者 王子璽/攝)

迷上海景,老倆口悄悄跑去了沙田

2年前,在安徽老家過着退休生活的陳詮之老倆口接到了一個喜訊,在東莞的兒子陳小東給老陳家添了個大胖小子。考慮到兒子、兒媳生意忙,陳詮之放下了悠閒的退休生活,帶着老伴坐上了來東莞的火車。

父母來莞後,陳小東一有時間就會帶着父母到東莞各個鎮街逛逛。上個月,他就帶着陳詮之老倆口到沙田先鋒市場一帶看海景、買海鮮,卻不想老倆口去過一次之後,便迷上了沙田的海景和海鮮。

這不,“雙11”這一天,剛喫完午飯,老倆口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計劃已久的線路圖,隨意跟兒子說了一聲,便悄悄地跑去了沙田。下午2點30分,到達沙田後,老倆口一逛就是3個小時,看海景、買海鮮,玩得不亦樂乎。

下午5點40分,玩倦了的陳詮之和老伴提着一袋海鮮,按照來的路線步行到厚沙路一帶,準備乘車返家,給兒孫做頓大餐。不過,這次他們的計劃落空了。

錯過公交車,無奈報警求助

在厚沙路旁,老倆口邊等車邊聊天,一轉眼就到了晚上6點15分,沙田1路公交車遲遲未到。這時,兒子的電話來了,陳詮之將等車情況告訴了陳小東。

“正當我打算去接他們的時候,父親說車來了,便匆匆掛斷了電話。”陳小東告訴記者,他以爲父母坐上了車,便回家準備晚飯。一直到晚上7點10分,家裏的飯煮好了、菜也準備下鍋,但兩位老人仍未到家。陳小東有點慌了。

原來,陳詮之掛完兒子第一個電話後,並未坐上公交車。由於週日沙田鎮港口一帶車流量大,道路非常擁堵,公交車被堵在了路中間,司機並未注意到在路邊招手攔車的陳詮之。

“錯過了這趟車之後,晚上6點20分,我無奈之下選擇了報警求助,接線員告訴我沙田1路公交車並未下班,希望我和老伴再耐心等等,如果超過20分鐘仍未等到車,就讓我再打電話求助,民警會想辦法來幫我回家。”陳詮之說。

民警貼心救助,感動八旬老人

晚上7點15分,陳詮之接到了兒子的第二個電話。由於老倆口不熟悉路況,也不會用微信,電話中一直無法準確描述出自己的具體位置,這讓陳小東更慌了。陳小東要父親再次報警求助,同時,自己也驅車趕往沙田。

陳詮之向路人打聽到,他所在的位置是凌亞電子廠附近,再次撥通了報警電話求助。民警接警後立即出警,並一直保持與陳詮之電話聯繫。但由於陳詮之報的位置不夠具體,加之他家鄉話口音重,而凌亞電子廠一帶範圍又比較大,導致民警難以找到人,好在陳詮之後來又打電話告訴民警一個門牌號。

“他們說在周邊反反覆覆地找了半個小時,還以爲有人假報警。但是,找到我們後,他們沒有一點不耐煩的情緒,反而還不停地安撫我們,這讓我非常感動。”陳詮之說,兩位民警是“一老一少”的搭檔,年紀大一點的民警,皮膚較黑、個頭不高,但非常壯實;年輕的民警戴着眼鏡。

坐上警車後,陳詮之立即打電話向兒子報平安。得知民警打算將兩位老人送回東城,陳小東立即告訴民警自己快到沙田,不能再麻煩民警了。雙方約定在珊美地鐵站交接。

晚上9點半,陳詮之剛到家,電話又響了,兩位民警貼心地詢問兩位老人是否安全到家,這讓老倆口更加感動。

爲了一聲謝謝,老人向報社求助

陳詮之說,由於當時沉浸於感動之中,未及時存儲兩位民警的電話,也忘記問兩位民警的姓名和警號,導致一個多星期都沒能找到兩位民警道謝,這讓他非常愧疚。

他說,自己每日必看報紙,爲找到兩位民警,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向來莞後讀得最多的《東莞日報》求助。

11月20日晚,記者來到陳詮之老人家中,告訴他尋人情況,老人家提筆寫感謝信。他說,要親手給兩位民警所在的單位送錦旗和感謝信。(見習記者 王子璽 全媒體記者 林朝豐)

來源:東莞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