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龍湖集團、綠地控股、中海地產、旭輝在內的多家品牌房企,在最近一段時間紛紛出現人事變動。這一輪地產圈人事變動的外延還在不斷擴大之中。有業內專家表示,在我國房地產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房企需要對“以業績爲導向”的考覈制度進行適時調整。

兩個月內15家房企發生人事變動

今年11月15日,有媒體報出,俊發地產總裁張海民辭職。這距離他今年1月份由陽光城集團加盟俊發地產剛剛過去了10個月。

前一天,旭輝集團副總裁、北京區域事業部總裁孔鵬因個人原因離職。孔鵬算是旭輝的“功臣”,在他加入旭輝的5年裏,旭輝在北京從無到有,並邁過了百億銷售門檻。

張海民、孔鵬的離職只是房地產行業人事動盪的一個縮影。來自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10月,有15家品牌房企發生人事變動,其中不乏龍湖集團、綠地控股、中海地產等知名房企。

今年10月,剛剛宣佈戰略升級後的綠地集團再現人事變動,綠地控股集團下發高層任免職的通知。綠地控股集團總裁室決定,由潘偉擔任京津冀房地產事業部副總經理、京津冀區域管理總部副總經理。而在京津冀房地產事業部擔任總經理的歐陽兵,被安排前往上海,出任綠地城市投資集團副總裁。

實際上,房企人事動盪正在席捲全國。

多種原因引發人事變動

在我國樓市調控從嚴的大背景之下,衆多房企的生存陷入艱難的處境。就連作爲我國房地產行業“領頭羊”之一的萬科,也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

“當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後,衆多房企面臨着銷售難、融資難、拿地難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導致企業經營出現很大的壓力。對於今年年初制定的業績考覈標準,有些企業的管理團隊、職業經理人難以完成目標,就會出現調崗、離職等不同人事變動情況。”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說,某一些企業頻繁出現人事變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其本身抵禦市場壓力的能力是相對偏弱的,難以保持公司內部人事的穩定。

一位資深證券分析師解釋說,“這一波房企人事變動主要集中在集團總裁或副總裁、區域總經理或高管等,此類人員對於集團業績、區域項目進行把關。某一個項目,從拿地到開發,從銷售到回款,他們往往會全程參與,對項目的銷售、企業的業績進行負責。儘管房地產市場發生了變化,但房企的考覈標準卻沒有變化。房企的銷售壓力大增,企業高管很難完成原定的銷售業績,從而造成很多離職現象出現。”

“除了受到業績考覈的影響以外,部分房企發現傳統房地產開發模式存有瓶頸,開始進行戰略調整。房企的戰略調整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進行多元化發展;另一個方向是開拓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新的企業戰略實施,需要適合的管理人員,所以房企也會對原有的高管人員職務做出相應的調整。”上述資深證券分析師說。

考覈標準需要適時調整

今年底到明年初,我國樓市調控政策難以鬆動,市場壓力將會繼續增加,但衆多房企要應對嚴峻的“年底業績考覈”,就有可能引發更快的人事變動。

不過,對於“以業績爲導向”的考覈標準,有業內專家提出了質疑。上述資深證券分析師認爲,我國房地產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原有的高速開發運轉模式,已不適用於當下,需要進行調整。房企需要根據新的市場狀況,適當把控項目的運作節奏。那麼,房企的考覈標準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不能再單純地追求一個固定的業績目標。

未來,房企對於優秀人才渴求有新的要求。嚴躍進認爲,從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來看,新時代到來,房企從建築商的模式,到營銷商的模式,最終開始進入到金融化的模式。所以近期房地產金融創新力度是比較大的。房企對於熟悉金融領域業務的管理人員會更加青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