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晚熟玉米開始進入市場,國內新玉米市場近期開始出現了較爲頻繁的波動,值得關注的是,作爲玉米的兩大主產區,其價格走勢居然表現迥異:華北玉米高位震盪,個別地區在上週末出現了明顯的高位回調走勢;相比之下東北玉米則是高歌猛進,價格一路走高,新糧搶購熱情空前高漲。

首先我們來看華北玉米,從上週末到週一這段時間,華北玉米給人的整體印象就是高位回調,前期漲幅過高的終端加工企業開始紛紛回調收購價格。以山東某加工企業雖說此番回調的幅度並不是很大,但由於華北玉米之前的價格較高,使得市場上買賣雙方開始猶豫,之前看多的情緒也因此有所下降,開始對於後市能否繼續上漲表現出一定的憂慮。不過筆者認爲,雖說華北晚熟以及東北玉米上市規模仍在擴大,但短期內華北玉米的整體供需結構形式並不會發生量變,而價格方面也將因此不會出現特別大的波動,此番高位回調之勢玉米價格前期漲幅過高所產生的高位回調的而已,在供需基本面沒有發生轉變的前提下,短期內華北玉米仍將是一個高位震盪的狀態。

反觀東北產區,相比於華北玉米的高位回調,東北玉米則是在相對“低開”的前提之下迎頭趕上,在新玉米上量之後價格開始走高,尤其是在近期某國儲庫高價收購玉米的消息放出之後,市場上買賣雙方更是信心倍增,現貨價格也開始迎頭趕上。不過由於其前期開秤價格相對華北玉米要廉價許多,因此近期雖然上漲幅度不小,但其與華北玉米地區的實際成交價格仍有着相對明顯的差距。因此,雖說後期東北玉米仍將繼續上量,但在華北玉米高位震盪運行的前提下,東北玉米與華北玉米之間的過大價差將會使得東北玉米在短期內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以上均是對兩大產區玉米價格走勢近期的一個判斷,概括的說,在供需基本面短期內不會發生反轉的情況下,兩大產區的玉米價格走勢不會發生特別明顯的波動,華北玉米仍將保持着高位震盪的態勢,而東北玉米由於開秤價格相對較低,未來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存在。不過這種情形在很有可能在進入12月份之後發生改變,進入十二月份之後,包括東北以及華北兩大產區糧農的售糧心態變化將成爲左右玉米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之一,隨着年關的臨近,前期惜售的心態如果因此出現鬆動,一旦出現集中售糧的現象,現貨市場必定會出現供應量突發式增加的狀態,進而對現貨價格造成較大的壓力(參考今年的新小麥市場)。至於近期某國儲庫的“高價收購”行爲,筆者認爲由於其缺乏普遍性,因此其影響也僅限於短期內提振信心而已,未來如果不能擴大範圍以及提升收購數量,遠期的影響依然有限。的需求基本上不會出現明顯的增長點,而深加工企業的開機情況也將隨着年關的臨儲不斷下調。當下最爲關注的非洲豬瘟近期也蔓延到了國內養豬大省---四川,雖然其影響的存欄數量並不是特別大,但是考慮到其潛在的風險,勢必會對未來生豬存欄數量的增長以及未來生豬養殖對於飼料原料的需求造成一個階段性的影響。而作爲豬料主要的原料之一---優質玉米的需求量勢必也將因此受到潛在的影響。概括的說,未來國內玉米供應量仍將保持不斷增長的態勢,而需求方面由於多放因素的影響缺乏明顯的增長點。

綜上所述,短期內(十一月份)兩大產區的玉米價格由於供需結構不會發生量變,因此價格走勢大概率保持現有的狀態。進入十二月份之後,糧農的售糧心態是否會發生轉變將成爲玉米價格走勢的轉折點。據最新的數據統計,截至11月15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1673萬噸,同比減少126萬噸。不難看出,玉米的收購進度已經明顯落後於往年同期,過多的新糧積壓在糧農手中,後期出現集中售糧的可能性隨着年關的臨近也將越來越大,一旦出現集中售糧的現象。兩大產區的玉米價格勢必會過度承壓,難免因此出現一波較爲強勢的調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