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雲南省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 · 農業農村主題發佈會在昆明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2017年全省農業總產值達3808.84億元,比1978年增長94.2倍。

40年來農村改革的偉大實踐,推動雲南農業生產、農村面貌、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全省農業總產值達3808.84億元,比1978年增長94.2倍;糧食總產量達1929.53萬噸,比1978年增長1.2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2元,比1978年的130.6元增長74.5倍,年均增長11.7%。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

糧食生產連續五年保持增產,2017年糧食總產量較2013年增長105.5萬噸。“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2017年蔬菜產量較2013年增長452.36萬噸。特色產業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高,鮮切花產量、水果出口額、中藥材種植面積、核桃綜合產值均居全國第一,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佔全國的99%以上。優質特色農產品市場佔有率穩步提高,“雲系”“滇牌”農產品銷往全國150多個大中城市,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多年來穩居西部省區第一位,全國第二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農業“小巨人”25戶,農業龍頭企業3784戶。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穩步發展,流轉家庭承包耕地893萬畝。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入“快車道”,休閒農業、鄉村旅遊“井噴式”發展,農產品網絡銷售額排名全國第十位,鄉村旅遊接待1.8億人次,鄉村旅遊總收入1688.4億元。農業綠色發展動能明顯增強,圍繞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中藥材、肉牛、咖啡等重點產業,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推動農業發展方式實現革命性轉變,“綠色”正在成爲我省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突破有力

雲南省委、省政府堅持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爲主線,推出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等農業農村領域改革舉措一百多項,農業農村領域改革主體框架進一步確立,農村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快推進,截至今年10月,全省確權家庭承包耕地面積10973.1萬畝,頒發承包經營權證書855.9萬份,頒證數佔調查農戶數96.5%,年底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已經完成改革的5560個村(組)量化資產總額73.3億元。林業、農田水利、供銷合作社、農墾等專項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等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制度更加健全。農業農村改革爲全省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增添了新能動新活力。2013年—2017年,全省農業總產值由3056.04億元增加到3808.84億元,增長34.7%,年均增長6.2%。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31.77億元,同比增長6.2%。

農民羣衆獲得感持續增強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農民收入增長最快、得實惠最多的時期。2017年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增加3721元,農民收入增速連續8年呈現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的良好勢頭,多年來農民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持續向好,農民工總量791.4萬人。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受農村居民流轉承包地收入大幅增加等因素拉動,全省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1851元,增長10.6%。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6元,增長9.2%,增速高於全國平均0.3個百分點。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城鄉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達到新水平,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