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文 | 李輝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1936年楊苡攝於天津照相館。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9年的楊苡,李輝 攝。

兩個月前,8月18日,南京的張昌華兄發來微信,說他8月17日去看望97歲高齡的楊苡老人,老人告訴他,再過兩個月,就該是李輝的生日了。

她記得不錯,1956年10月20日是我的生日。(不過,當年辦身份證,我想當然地把農曆9月17往後順延一個月,身份證日子寫成10月17日,提前了3天。)

一個遠在北京的晚輩,讓年近百歲的楊苡老人牽掛,讓人感動!

今天,2016年10月17日,星期一。該我推送六根文章,正好是我退休的日子。幾十年走進辦公室上班的一頁,永遠成爲過去。

幾個月前,羅雪村退休時,我發表《盼呀,盼呀,退休的好日子終於快到了》一文,沒想到這一天真的到了。好日子到了,說是沒有感傷恐怕是假的,相知相親的部門同事,長達多年的茶友會諸友,同一個大院幾代熟悉的朋友,見面機會將越來越少,心底的落寞乃至牽掛,可想而知。不過,這就是生活。未來更大的自由天地,同樣令人期待,令人嚮往。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5年1月18日在南京看望楊苡。

認識楊苡先生很晚,她的大名卻早知道,讀過她翻譯的《呼嘯山莊》,當然,還有更直接的原因。一是因爲巴金。八十年代初研究巴金時,她所寫巴金的文章,以及她整理出版的巴金書簡《雪泥集》,是我們的必讀;一是因爲她的哥哥楊憲益。八十年代中期之後,在北京時常與楊憲益見面,楊憲益少不了總會提到他的這位住在南京的妹妹。

我一直無緣相識楊苡,直到2000年,我寫出《一同走過:楊憲益與戴乃迭》畫傳的文稿,寄至南京,請她教正,並請她提供相關照片,這纔有了長達十六年的往來。

2001年我們第一次通信,沒有見過面,楊苡客客氣氣地稱我爲“李輝先生”,後來她說,她本來以爲我是與邵燕祥年歲接近的人,等見過面,她便習慣叫我“李輝”,信中不止一次還親切地稱我“陽光小男孩”。雖然當時我已五十左右,早接近人們常常說的“五十歲的老頭”,可是,在這位老人眼中,哪怕五十歲、六十歲的我,還是年輕人,還是小孩子。

楊苡老人喜歡聊天,可惜她遠在南京,偶爾去一次,也只能呆上半天。不過,所談不多,每次卻都極爲開心。話題漫天飛,信馬由繮,跑到哪裏是哪裏。巴金、李堯林、穆旦、沈從文、蕭乾、蕭珊、汪曾祺……一個個與她生命歷程密切相關的人,一件件難忘往事,都在其中。她的記憶極好,也善於講述,諸多細節描述得繪聲繪色,頗爲生動。只可惜我向來不大習慣錄音,錯過了記錄下精彩故事,現在想來,真是遺憾。

談得最多的,當然是她的哥哥楊憲益。哥哥是她和姐姐一生的崇拜對象,甚至可以說是偶像。在寫給我的信中,我們可以從中讀到她對哥哥的一番情深意切。她把哥哥稱作“了不起的楊憲益”,是她心中誰都無法取代的第一人!我也深知,她之所以信任我,對我厚愛有加,願意在信中聊天,邀請我去挑選她的藏書,在很大程度上恐怕與我寫過她哥哥的文章相關,這也是她很願意在信中與我談論家事的一個原因。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9年我們夫婦與楊憲益、楊苡兄妹合影。

楊苡老人本身就有寫不完的故事。如果以她爲中心,足可寫出一部極爲精彩的大書,書中的主角是她,當然,還有楊憲益、巴金、李堯林、穆旦……有空再去南京,住上幾天,走進她的書房,看她坐在灑着陽光的座椅上,聽她一次又一次信馬由繮地講自己的故事,講文學史上這幾位與她命運密切相關的人,該多好。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黃裳、巴金、楊苡八十年代在巴金家。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八十年代初楊苡與沈從文。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楊家三兄妹合影。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楊家三兄妹的生日祝福。

楊家有長壽基因。楊憲益十多歲就菸酒從不離手,按照一天一斤酒、一天十根菸計算,八十年喝了多少酒、抽了多少煙,難以統計。可是,我的印象中,九十歲之前他從來沒有住過醫院。

1999年左右,我請他去鄭州越秀學術講座,中午喝酒,下午講座,講座時,他一邊喝威士忌,一邊講中外打油詩比較,大家聽得如醉如癡。直到九十過後,才檢查出有病,住進醫院。

2009年9月下旬,我將去南京,行前特地去小金絲衚衕家中探望他,以便將他的近況轉告楊苡。外表看,他與前不久沒有太大差別,臉色紅潤,神態慈祥。一開口說話,卻讓我有些喫驚。聲音低而嘶啞,幾乎沒有清晰的字句。

不過,交談幾句後,開始恢復正常,與以前一樣可以連貫地與人交談,聲音也不再細弱無力。他指指脖子,說,喉嚨裏長了東西。我一看,脖子上可以看到一個鼓起的包,是瘤子在擠壓聲帶。

他還是習慣地拿起一枝煙。如以往一樣,我爲他點燃煙——雖然清楚這是嚴重違反醫囑。

我們閒談。我告訴他,楊苡老師說冬天她還要來北京住幾個月,等着爲你祝壽。他說,他們家裏人都長壽。“我母親活到了九十六,我今年也快九十五了。夠了。”很驕傲的樣子,說完,淡淡一笑,又吸上一口煙。

沒想到,這一年11月22日下午,我在外地接到楊苡電話,說:哥哥可能快不行了,低壓只到了30—50之間。她很鎮靜——這些日子她一直表現得很鎮靜。她說,她已經做好了最壞結局的精神準備。第二天早上8點鐘,電話又響了,老太太說:“我哥哥走了,早上六點多鐘走的。”

楊憲益的兩個妹妹都高壽。大妹妹楊敏如老人生於1916年,畢業於燕京大學,顧隨先生的弟子,今年已過百歲;楊苡(本名楊靜如))生於1919年,今年已過97歲。她們兩人,至今眼睛都不老花,聲音洪亮,思路敏捷。幾個星期前,與百歲楊敏如老人通話,她說不要去看她,她正在寫關於《紅樓夢》的文章。怎麼得了?只有目瞪口呆。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楊苡、楊憲益和母親。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楊憲益九十大壽時與妹妹楊敏如在一起,李輝攝。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楊憲益九十大壽聚會。前排左起:丁聰、黃苗子、楊憲益;後排左起:邵燕祥、李輝。

第一次見楊苡是在2003年,她到北京看望楊憲益。第二次見她,是在2004年春天的南京。我去信告訴她,應邀去巴金和胡風就讀過的中學母校講座,很高興能到她家裏看望她。她聽說後,忙前忙後,收拾房間。

就在我抵達的前一天,她收拾桌子,地下一根電線將她絆倒,摔倒在地,骨折住進鼓樓醫院。與她的第二次見面,是在醫院的樓道走廊上。我不住責備自己,竟讓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受此折磨。她卻不斷安慰我,說她歷來走路太快,忘記自己的年歲。她越是這樣說,我越是內疚。幸好她很快康復。不然,我可真成了無法原諒的罪人。

出院之後,老太太2004年4月10日寫來一封長信,其中寫道:

我常想你真是個陽光大男孩,來過我這裏之後好些天彷彿留下了一片陽光,多少天揮之不去,有時候我背後對人提起你來會脫口叫你“小李輝”,這大概是多年以前我以爲你跟邵詩人年齡差不多,大約至少六十來歲,結果卻發現你是個很好玩的大男孩,於是又認爲你太小了!

謝謝你給我那麼多的鼓勵——從鼓勵喫飯,到鼓勵寫,鼓勵回憶這個那個……我的確老有不少腹稿。我最崇拜的人是我哥,雖然我也不是認爲他非常完美,也不是他每件事都做得很聰明(他爲了保護我,傷害過個別的人),但我這一生的確受他影響最大,我曾經希望你能寫我哥,也只有你能寫,可惜你沒有早認識他,其實他很能“滔滔不絕”。……

在北京哥家,向他告別時,我很想哭,陳寅恪贈吳宓的詩句“暮年一見非容易,應作生離死別看”,是這麼回事。他到明年一月就是整九十歲的了,而我現在算是85歲!我常想起我們的童年(我曾寫過一詩,邵詩人把它在詩刊發表了,就是給我哥的),我和我姐姐是“姨太太”生的,而我們的“小少爺”明明和我們同父同母的哥哥卻屬於“娘”的管轄(我們稱自己的母親叫“姆媽”),受着一種特殊的優厚待遇!幸虧“娘”是個只熱心於打麻將的揚州大小姐,那些年我哥還是跟我們在一起玩,雖然玩也不是太平等,都得聽他的。

我想也就因此在1934年他去英國之後,我感到非常孤獨,直到1938年遇見巴先生的三哥。也因爲這個孤獨無助的心情,才使我主動找巴金在信上傾訴。那時最嚮往的是自由!

在鼓樓醫院病房最痛苦的時候,一次我女兒代我接通了我哥的電話,我對我哥說:“哥,我想你!”然後大哭,我女兒趕快同我哥通話,你猜我哥對她說什麼,他說:“怎麼你媽媽還不如我哩!”

這就是說,我哥一生中吞下了多少眼淚,他是非常內向的,我瞭解他!他和乃迭彼此都作了很了不起的犧牲,彼此包容、遷就,這在外人是不會看出來的。乃迭最後幾年非常痛苦,我也是瞭解的,楊燁之死給了她致命的一擊,這本來也可以多寫寫的。

忽然接到我姐姐電話,使我心神不安。我只能求助於你。昨天下午我姐怪我麻煩你,說太不好意思了,但又很高興,因爲她能在下午從我的電話就知道了我哥的病情暫時不嚴重(我立即打電話告訴她你見到我哥),她自己在昨天上午也在她的合同醫院查出糖尿病、冠心病,她在電話中對我說:“咱們三個人好日子是過了,我不能不悲觀!”

我也並不樂觀,我至今沒法走路,四個月了!骨折時沒想到後果如此嚴重!你知道我是習慣快走的,過去李瑞珏、巴金、辛笛、邵詩人都提醒過,可我不在乎。前年10月19日在文閣喫飯(你沒到,聽說出遠門了),飯後下樓梯,我還笑那麼多人拿柺杖,因爲我不會用,可就在那天下午由於我兒子開車走錯了路,我的膝蓋受涼,從此我在北京將近一年內好好壞壞,又跌過跤,最後還是在南京骨折,這真是命!絕不是由於你要來,我收拾屋子才跌跤,而是我自己邁錯了腿,用我兩個月以來突然不大靈的左腿一邁出去,被地上電線團(電工扔在地上的,他還在給我的立燈裝一個插座),可笑的是這事傳到北京便“嫁禍”於你,這與我的兩個女兒一個姐姐有關。其實一切是irony of fate!

我已到了“予欲無言”的年齡,很多事情“不說也罷”,有時跟知心朋友說說往事,也是有限度的,最怕人家曲解。

這信寫了三天,干擾太多,沒辦法!一言難盡!小李輝,請原諒我這信太長,反正我的信千萬別留,我跟當年穆旦一樣喜歡寫信,因爲全是“肺腑之言”,最怕別人留信。雖然我很喜歡留一些我認爲是珍貴的朋友來信。

我哥的信等我找到(在一個抽屜裏,可望而不可及)一併寄你!還有些古怪舊書只有你會感興趣,還沒找出來。

(2004年4月10)

十多年來,每逢節日來臨,聖誕節、春節、元宵節……老太太都會精心挑選不同形式的賀卡,寫上祝福的話寄來。她還特別講究信封,很細心地挑選合適的小圖案,剪下了,貼在信封不同位置。她對一個晚輩的厚愛與祝福,體現在這些美妙細節之中。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生日賀卡信封。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生日賀卡信封 (2)。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楊苡老人親自挑選圖案貼在信封上。

最難忘,每年我的生日來臨之際,老太太總會寄來賀卡和信,翻閱它們,看時光流逝,更是感受一位老人的祝福。李輝,李輝,你何才何能,讓一位老人每年牽掛你的生日,讓她寄來這些溫暖祝福?每念及此,我感慨無限,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幸福之人。

六十歲的生日來臨,走進退休生活,謹按照時間順序,挑選若干楊苡先生的賀卡與來信發表如下。難忘百歲老人的美好祝福,希望與大家分享這份快樂。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4年元宵節賀卡。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4年元宵節祝福。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6年10月50歲生日賀卡。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6年10月生日祝福。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6年10月來信之一。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6年10月來信之二。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7年10月來信信封。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7年賀卡封面。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7年生日祝福,賀卡上的圖案也是楊苡老人挑選粘貼。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8年10月生日賀卡封面。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8年10月生日祝福。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8年10月生日來信之一。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8年10月生日來信之二。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08年10月生日來信之三。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0年10月20日生日賀卡。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0年楊苡贈送巴金來信《雪泥集》限量版第6號作爲我的生日禮物。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雪泥集》扉頁題跋。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0年10月19日來信之一。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1年10月生日賀卡。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1年生日賀卡祝福。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1年10月生日來信之一。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1年10月生日來信之二。

李輝 | 老人祝福,生日永遠快樂

2011年10月生日來信之三。

▌六根爲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END-

六根者誰?

李輝 葉匡政 綠茶 韓浩月 潘採夫 武雲溥

醉能同其樂,醒能著以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