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北歐生活方式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成爲一種新的潮流。國內也不例外,想必大家對丹麥語Hygge這個詞應該很熟悉了,它指的是一種慵懶而舒適的生活狀態,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一個和朋友共享的時刻,都可稱之爲Hygge。

最近,又有一個源自北歐國家詞語成爲大家討論的話題:Fika。這是一個有趣的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它是瑞典語,比Hygge更具體、也易實現一些,表面意思是瑞典人每天都要進行的Slow Coffee Break,一個內化了的儀式。​

在瑞典本土,Fika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對於那些離開了祖國、或是喜歡瑞典文化的外國人來說,Fika代表着他們所懷念和嚮往的生活方式:一種隨時可以停下來欣賞美的事物的狀態,而不僅僅是短暫的咖啡時光。有些瑞典公司,甚至把Fika寫在每天的日程表裏,公司的管理者認爲,Fika的一個附加價值,是讓同事之間打破層級制度,在隨意的交流中拉近關係。

也許你會說,我和同事們每天也在辦公室點下午茶啊,我們也早就沒有一天能離開喝咖啡了。不同在於,我們被快節奏的生活消耗得太多了,常常拿着一次性咖啡杯奔波在路上,我們看重的是咖啡因的提神效用,而Fika,則是真正的放慢腳步,享受即刻的快樂。 

有趣的是,生活中這麼小的一件事,兩位作者Anna Brones和Johanna Kindvall還把它寫成了書。在這本名爲"Fika: The Art of the Swedish Coffee Break"的書裏,作者這樣定義Fika:“它是你停下來休息的時刻,通常會喝一杯咖啡或茶,配上一個烘培點心。你可以自己一個人度過這一小段時間,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可以在家裏,也可以在公園或者辦公室。但重要的事情是你想辦法休息一下。這是Fika的要義。”

圍繞Fika這個概念,北歐人以及崇尚北歐生活方式的歐洲大陸人、美國人,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生活方式方面的文章,包括北歐咖啡館指南、如何正確地Having a Fika等等,簡直算得上是“小題大做”。 

不過講真,我看了還是挺感慨的,因爲他們把一件小事變成了一個對自己的承諾。雖然社交媒體上,國內年輕人也常常會說,“房子是租的,生活是自己的”、“工作那麼辛苦,要對自己好一點”……但是好像也只是一句口號,或者隔一陣子就通過瘋狂買買買一些可能不必要也不喜歡的東西,來暫時滿足和安慰一下自己。這些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最終你的情緒、選擇甚至生活本身,都還是會被外在的節奏帶走。

我想Fika真正的深意,是它提醒你,無論外部環境怎樣,工作是不是很辛苦、賺錢是多還是少、日子很輕鬆還是很艱難,人都需要爲自己的生活設立一點秩序,從而爲內心設立秩序,這樣纔會有真正的安全感和快樂。我的一個時尚圈的朋友,每天再忙也會在網上瀏覽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並且選一個給他帶來靈感的作品分享在朋友圈;另一個做金融的朋友,覺得工作太理性,所以每天會從“New Yorker”在雜誌上找短篇小說來翻譯,每天翻譯一點點。他們也是懂得Fika的、享受生活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