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扬州市邗江区以“融教育”为导向

着力构建家庭教育转型升级的“六大体系”

近年来,扬州市邗江区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以打造“学在邗江”品牌为目标,以开展新家庭教育实验为抓手,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融教育”格局,推动家庭教育“转型升级”。 

一是“融古今”的标准体系。坚持价值引领、标准先行,认真学习借鉴古今中外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思想,聚焦当下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求,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和高峰论坛,着力构建新家庭教育实施体系及操作准则,先后研究发布了“好父母指南”“好老师指南”“好学生指南”“学生家务劳动指南”,倡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二是“融条块”的组织体系。着力打造区、校、年级(班级)三级指导中心,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区级层面,在区教育局设立家庭教育科,成立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指导中心,负责进行总体规划、全面指导、过程监督、评价考核;校级层面,建立工作指导站,具体负责本校实验工作的实施,指导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开展工作;年级(班级)层面,建立“好父母同盟体”,组织家长加强家校合作。

三是“融专兼”的师资体系。积极打造“专业能力、专注精神、专兼结合”的三支骨干队伍:专家指导队伍,选聘业内知名专家和本地各行业领军人物组建“邗江新家庭教育智库”,负责实验“顶层设计”和创新活动指导;种子教师队伍,采取委托培养与本土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首批新家庭教育“种子教师”150名,并以“实验讲师团”的形式,开展了500多场次讲座;家长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现代学校制度下的家委会作用,聘请3000名具备较好知识素养、拥有一定组织能力、热衷志愿服务的家长义工组成志愿服务团,协助实验工作的开展。

四是“融优特”的课程体系。以优质化、特色化为导向,打造了“1+X”的课程体系:“1”是区本课程,突出“品行道德、生命常识、学习策略、生活习惯”等主题,策划编写《新家庭教育实验100问》《“一个孩子的研讨会”案例集》等家长读本;“X”是各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分年龄段开展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要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每年对起始年级段家长进行不少于16课时的全员培训,对其他年级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面向全体家长的新家庭教育指导。

五是“融内外”的保障体系。积极整合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力量,形成“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融教育”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实施意见,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新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和推进。三方携手,教育部门携手益智教育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采取购买服务外包等方式,借助专业机构优秀的师资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每年开展面向家长的“集中、规模、全覆盖、浸润式”专题培训300场。三位一体,按照“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要求,协同妇联等部门,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共建共育的生动格局。

六是“融点面”的品牌体系。坚持以文化建设和品牌活动为抓手,提升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区域品牌方面,成立全国首个家校社合作联盟,建成了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博物馆。活动品牌方面,开展了“百草园学堂”“校园亲子节”“带着孩子听音乐”“新家庭教育微课展播”“新家庭阅读联盟”“寻找最美家庭” “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传承行动”等十大特色品牌活动。样本品牌方面,以“共成长体验馆”为抓手,建设了育才小学西区校、维扬中学、蒋王小学、杨庙小学、梅岭小学西区校、酒甸幼儿园等一批实验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新家庭教育的品牌集群效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