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自隋唐以後,中國曆代王朝選拔官吏的辦法就變成了科舉制。但科舉取士的難度太大,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未能踏入官府的大門。難道古代就沒有別的做官途徑了?其實是有的。除了科舉之外,中國古代還可以通過蔭封和捐資做官。而今天咱們今天的主角就是通過捐資當上的官。

李衛,從小出生在江蘇一個富裕的家庭。因爲自幼不愛讀書,所以一直沒能走上仕途。在他30歲那年,花錢買了一個兵部員外郎的從五品官。很多人可能覺得,像李衛這種富二代,進入朝堂肯定就是撈銀子去了。但事實卻剛好相反,李衛不僅清廉如水,而且還不畏權貴。

他在戶部當職時,有位親王要求徵收銀兩時,每一千兩都要多加十兩的庫平銀給他。李衛勸阻了幾次他都不聽。於是,李衛直接在戶部走廊上放了一個櫃子,上面寫明是某位親王的非法收入。那位親王雖恨得牙根癢癢,但卻不敢再多收了。

此事被當時尚爲皇子的雍正知道後,大爲讚賞。所以雍正在登基之前便很看好李衛。雍正登基後,派李衛出任雲南鹽驛道。李衛到任後摸清了雲南鹽業的詳情,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很快,雍正便提拔他爲雲南布政使,掌管全省財稅,同時仍肩負着整頓鹽業的重任。李衛做事幹淨利落,處事殺伐果斷,很快便將官府內部的蛀蟲連根拔起。

當地官員利益受損,向雍正彈劾李衛做事放縱,動機不純。雍正表面上批評了李衛兩句,但內心深處卻很高興。因爲這證明李衛沒有結黨營私。之後李衛又被雍正調到浙江擔任總督,查處私鹽的問題。當時江浙地區有個大鹽梟沈氏,手下有部衆百名,大船數艘,實力比官府還強橫。李衛便任用韓景琦跟他相爭,最終鬥敗了沈氏,摧毀了他的私鹽集團。

在雍正的四大寵臣中,李衛的結局算是最好的,爲何他能一直受到雍正的信任呢?這是因爲李衛身上的三個品質讓雍正很滿意。第一,李衛夠忠心。在雍正上位之前,九子奪嫡時,李衛便與雍正保持着密切的關係,站在了雍正這一邊。第二,李衛不貪污。雍正數次將他放在利潤豐厚的鹽業上,他不僅將貪官污吏連根拔起,而且沒貪分毫。第三,李衛辦事能力強。李衛雖文化程度不高,但毫無疑問是個能吏。也正因爲李衛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所以雍正才接二連三的提拔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