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生態環保部)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設置環保檢查站,強行禁煤入戶,太原市迎澤區康樂片區環保檢查人員的一句“只要不燒煤就行”,更是格外荒唐。

11月1日太原市供暖至今,已有半個多月時間。由於當地禁止銷售運輸燃煤,電暖費用太高,居民被迫採用燃燒劈柴等方式取暖,然而就是撿回來的柴也很有限,白天不捨得燒。當地數百戶居民正處於挨凍局面。

這就是在國家三令五申要求取暖方式“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情況下,太原市迎澤區推行其所謂的清潔取暖舉措。

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態環保督察組對山西省開展“回頭看”工作,次日便收到7起關於太原市迎澤區康樂片區嚴禁用煤、無法溫暖過冬的舉報。督察組當晚覈查發現,迎澤區在禁煤過程中,未認真落實山西省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要求,採用強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潔取暖,無法保障羣衆溫暖過冬。

督察認爲,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氣污染治理旗號卻影響民生的“一刀切”行爲。當地工作方法簡單粗暴,迫使居民燒柴不但無法保證取暖效果,更加重了大氣環境污染。

10月27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專題警示教育大會上專門就民生領域、考覈算賬、監管執法等6方面提出禁止“一刀切”的要求。李幹傑表示,要堅持民生優先、充分保障,積極穩妥推進清潔取暖和燃煤鍋爐綜合整治,確保羣衆溫暖過冬、清潔取暖。

居民的抱怨

迎澤區是太原市中心城區,屬於太原市推進冬季清潔取暖重要區域。轄區內的康樂片區距離山西省委大院直線距離不到1000米,現有400餘戶、1500餘名居民,60歲以上老人300餘名,屬於待拆除改造區域。

督察發現,迎澤區在不具備集中供熱、“煤改氣”條件下,設置“康樂街片區環保檢查工作辦公室”,禁煤入戶。這種擬採取禁煤、倒逼居民用電取暖的做法,未考慮居民實際情況及供暖經濟成本,致大量羣衆難以溫暖過冬,怨言很多、投訴不斷。

山西省資料顯示,2016年以來通過省長信箱、市長熱線(市政府“12345”熱線)、市級“12369”平臺、市級城鄉管委“12319”平臺等渠道反映康樂片區供暖問題舉報共計309件。其中,通過市級城鄉管委“12319”平臺反映的就有255件。

“不燒劈柴咋辦,又不讓燒煤,也用不起電,沒別的辦法。”一位迎澤區居民向督察人員抱怨道。

另一位社區居民也講道,街道辦給每戶(多年前的住戶)發放一個電暖器,孩子結婚後一家變成了幾家,但仍按原戶頭髮放,不是每戶都能領到電暖器。由於每戶只“補貼”一個,許多居民捨不得用,加之電路老化能否承載、是否安全,也都不清楚。此外,如果敞開用,一天將近用50度,還只能暖和一間屋,用不起。

所以康樂片區的居民就不得不採取多種辦法解決取暖問題。比如,舊傢俱、廢舊地板和枯枝朽木等只要能點着火取暖就行,督察發現許多居民家牆邊、空地上都堆滿了各種撿回來的劈柴。與煤炭相比,這些柴明顯不經燒,而且當地多數人家沒有足夠劈柴。

據當地居民講,這些劈柴白天不捨得燒,因爲柴不夠要省着點,等太冷時再燒。“只要晚上睡覺時不感覺冷就行了。”

督察人員現場瞭解到,當地居民一般晚7、8點纔開始用鍋爐燒柴取暖,到晚9點左右稍暖和些就不燒了。督察人員在一戶居民家看到溫度計顯示16攝氏度。據這戶居民講,這是燒柴取暖最高溫度,天再冷這個溫度也達不到。

“只要不燒煤就行”

督察人員發現,由於燃燒的是各種廢舊木料板材,許多人家煙囪冒出滾滾濃煙,散發出一陣刺鼻味道。與四周燈火輝煌的高樓相比,這一片天空暗淡了不少。

不過,對於這些燒柴產生的黑煙污染,康樂街片區的環保檢查人員從來都不管。

據當地居民反映,“環保檢查人員三番五次說不能燒煤,只要煤不拉進來,你們燒什麼都不管,只要不燒煤就行。”“這些地板都是含很多膠的,燒起來有毒,污染甚至比燒煤還大,但我們也沒辦法呀。”

此外,在一戶居民家燒爐房,督察人員發現四周堆滿了各種劈柴,鍋爐旁還有一小堆煤泥。一位老人對督察人員說,“就這點煤泥,我們也捨不得用,這是一個街坊偷偷給我背過來的,用點煤泥封住火,晚上就能睡個安穩覺,我都快70歲了,天太冷身體扛不住。”

督察認爲,太原市委、市政府及迎澤區委、區政府在解決康樂片區居民取暖問題上懶政怠政,尤其是在國家三令五申要求取暖方式“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情況下,依然以太原市關於在本市區禁止銷售運輸燃煤的通告爲由,強禁燃煤入戶,導致居民用燃燒劈柴等方式取暖,無法保證取暖效果。禁煤本意是要禁止污染,但該區禁煤結果卻導致污染更爲嚴重,如此行爲實在荒唐。

與此同時,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作爲承擔研究制定供熱規劃工作的主責部門,在兩年多時間收到255次相關投訴後,仍未能盡職履責,致使國家有關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得不到落實,造成不良影響。

督察組表示,已要求當地加快整改,確保羣衆溫暖過冬,督察組將持續關注地方整改情況,並按有關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