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2018年北京市孕产期保健人员岗位练兵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图为活动现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摄

千龙网北京11月22日讯(记者 欧阳晓娟)11月21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2018年北京市孕产期保健人员岗位练兵活动在京举行。记者从活动上获悉,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危孕产妇数量增多,为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北京目前已建立孕妇妊娠风险“五级色块”评估服务网络,并根据孕妇妊娠风险级别,明确从助产机构到市、区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的转会诊标准。

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北京市畅通危重孕产妇转会诊体系,建立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13家,会诊指定医院10家。各区也建立区级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当前,北京积极开展严格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对满孕6周的孕妇,在发放《母子健康手册》时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和风险评估分级,把高危因素录入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

“2018年,北京印发《关于加强妊娠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通知》,孕妇妊娠风险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级别,从进一步明确助产机构到市、区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的转会诊标准。”该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对妊娠风险分级为“黄色”的孕产妇,建档助产机构密切关注孕产妇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尽快转诊到区级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的孕产妇,建议其在区级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有条件的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红色”的孕产妇,尽快转到三级医疗机构接受评估以明确是否适宜继续妊娠,如适宜继续妊娠,要在市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紫色”的孕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

为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生育高峰,市卫健委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保障政策,从三个渠道增加产科床位1400余张,从五个方面增加助产人员800余名,并着力打造两家市级助产培训基地及7家危重孕产妇抢救培训基地。

为提高急救转运效率,北京建立120/999指挥调度中心及时获取孕产妇信息、动态掌握助产机构分布地理信息及北京市高危孕产妇转会诊网络信息机制。同时,进一步强化120/999相关从业人员孕产妇、新生儿急救等专业知识培训。

此外,北京还成立北京市危重孕产妇救治多学科专家智库,继续孕产期保健人员培养计划、助产士骨干及转岗培训等。在全市助产机构中开展孕期营养门诊建设及生育咨询服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