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行中國·文化寶藏》欄目拍攝現場

穿越千年來讀你

《寰行中國·文化寶藏》欄目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記者 李陽 文/圖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產。文物的記憶穿越數千年的時空,承載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凝聚了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爲擴大中華歷史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貫徹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響應“文化自信”的重大時代課程,11月12日,由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與新加坡SITTING IN PICTURES製作公司聯合制作的中國文化之旅系列電視欄目《寰行中國·文化寶藏》,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拍

圍繞“文化寶藏”主題,英國著名亞洲史研究專家喬納森·克萊門茨作爲拍攝主持人,詳細地介紹了中華文字的古老歷史和獨特魅力。“我是一個作家,中國文字博物館對每一位作家來說都是一個值得參觀的地方,因爲這裏有悠久的文化歷史供我們學習。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建築,我雖然從事的是隋唐歷史的研究,但是對商朝的歷史非常感興趣。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在1928年之前,大家不認爲商朝是存在的,但是殷墟的發現佐證了商朝的歷史,佐證了《史記》記載的正確。”結束了緊張的拍攝工作,喬納森·克萊門茨告訴記者,“甲骨文非常有趣,安陽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安陽的歷史這麼古老,但是城市又很現代化,給了我不一樣的印象。非常好的城市,非常好的感覺,我很喜歡這座古老的城市。希望通過我們的鏡頭能讓更多人瞭解甲骨文,認識這座神奇的博物館,知道安陽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

據瞭解,《寰行中國·文化寶藏》是一欄文博之旅系列電視節目,節目將走訪洛陽、安陽、昆明、貴陽、南昌、南京6座古老城市的博物館,展現中華文化寶庫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喚起大衆對文物保護和中華文化守護的重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增強大衆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該節目製作完成後將在中國25家電視臺的聯播節目《寰宇地理》中播出,並通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對外播出

《寰行中國·文化寶藏》的拍攝向海內外觀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讓公衆感受用雙手守護文物的精神,喚起大衆對文物保護和中華文化守護的重視,對中華文字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本期節目的新加坡拍攝導演曾雪潔告訴記者:“安陽曆史深厚,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它並不像外國人感覺的那樣,是簡單的一幅畫。每一個漢字的誕生,背後都沉澱了很多的歷史內涵。希望通過我們的拍攝,讓更多人瞭解漢字的由來和發展,把中華漢字文化傳播得更遠,讓更多海內外人士瞭解中華文化、瞭解殷商文化、瞭解古都安陽。”

■律師聲明■編輯/朱琨 張琳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資訊

歡迎通過留言發表觀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