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而沒打過一仗,於1955年被授予將軍的,全軍恐怕都只有屈指可數幾個人。這些人不是醫生,就是搞後勤的。

陳鶴橋少將,14歲就參加紅軍,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都沒打過一仗。而他一不是醫生,二不是搞後勤的。

他爲什麼沒打過仗?

因爲他是搞宣傳的,參加紅軍就負責刻鋼板。

搞宣傳的,一般都是上過學,有文化。陳鶴橋卻只上過三年私塾,就由於家中欠債輟了學。但是,這三年私塾卻幫了他的忙。1931年他參加了農協,由於略識文字,當了區委宣傳委員,後來還調去縣委當祕書。

1932年夏,他和縣委幹部一起編入紅27軍79師3團,便參加了紅軍。

參加紅軍後,他先當營文書,沒多久調去團政治處當宣傳隊長。

紅軍宣傳隊,不打仗,主要做羣衆工作,打仗時救護傷員。所以,陳鶴橋參加紅軍好幾年,都沒打過一仗。倒是在“油印事業”上進步很快。

1934年,他調任紅25軍軍政治部擔任油印科科長。

由於敵人的圍剿,紅軍處於作戰和轉移中,每天行走幾十公里。陳鶴橋白天行軍,救護傷員,晚上無論多困多累,還得在油燈下刻印文件和宣傳品,有時徹夜不眠,手上磨出厚厚的繭子。因此,他還救了一次命。

一次,陳鶴橋說:“部隊夜間行動突然,敵人一時沒發現我們。如果發現了,肯定要追上來。”結果,一個收發員告發他說敵人要追上來,動搖軍心。政治部主任下了他的槍,送去了保衛科。

恰好,軍長吳煥先看見,說:“陳鶴橋出身很苦,工作積極,白天行軍,晚上還刻鋼板。他經常刻印中央和軍部的重要文件都沒出事,會有什麼問題?!馬上放了。”

陳鶴橋放出來了,後來又當上了紅十五軍團文印科科長。

在紅軍中,陳鶴橋幹了整整三年的油印,從團部負責油印幹到了軍團負責油印,但就是沒放過一槍,上過一次戰場。1937年8月,他被送去抗大學習,終於離開了文印科。

在抗大,他擔任學員隊黨支部委員,還是牆報委員,一邊學習,還一邊領導牆報小組。小組的成員,有劉伯承的夫人王榮華、羅榮桓的夫人林月琴。牆報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深受大家歡迎,朱德高興地說:“陳鶴橋同志是我們的牆報大王。”

抗大畢業後,陳鶴橋調任校部祕書,後任抗大屬下的陸軍中學政委。1943年,他調任中共北方局祕書處處長。此時抗戰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陳鶴橋來到太行山,連一次突圍都沒經歷過。1945年,他調任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擔任組織部部長。

在抗戰期間,陳鶴橋先在後方,後來上了前方,卻仍然在機關,還是沒和敵人打過一次仗。

1946年內戰爆發後,一天,陳鶴橋去第三軍分區檢查。當他正在大會上講形勢時,突然,國民黨軍來襲擊。這一次,陳鶴橋也拔出了手槍,可是他還沒跑到火線,警衛連對敵軍前後一夾擊,敵人傷亡50餘人,就已經逃之夭夭了。

以後,他在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二野)工作,一直擔任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1949年南京解放後還代理政治部主任,都是在機關,還是沒打過一仗。

後來,在成都戰役時,二野下令陳鶴橋組建一個工作組,參加前指工作。這一次,他可以上前線打上一仗了。不料他還沒出發,成都戰局發生變化,幾十萬敵軍投降的投降,起義的起義,頑抗的被殲,戰役就勝利結束了。

這樣,陳鶴橋參加革命十幾年,沒和敵人打過一仗。

1953年,解放軍開始醞釀軍銜制,按照規定,陳鶴橋可以定爲副軍級。一次,他在會上說:“我雖然14歲參加革命,但是從沒和敵人打過一仗,就不要定爲副軍了,定爲準軍就行了。”

其實,論資歷和貢獻,陳鶴橋還超過了副軍。這是他的高風亮節。

不料,第二年,他就調任第14軍,擔任軍政委,成爲正軍級。

1955年,陳鶴橋被授予少將軍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