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v.qq.com/play/play.html?coverid=&vid=f0794qshk36 (視頻)

白雲映藍天,萬鳥舞翩躚。在東臺沿海,廣袤灘塗眼下迎來大規模候鳥遷徙,數以百萬計的鳥類在這裏棲息、停留,其中不乏勺嘴鷸、黑臉琵鷺、卷羽鵜鶘等珍稀鳥類。世界各地的遊客、鳥類愛好者和保護專家紛紛趕來,共賞自然和諧壯觀美景。

上海自然博物館自然史研究中心何鑫博士說,“其實一直有很多很不錯的一些發現,包括我們都知道大家都很很熟悉的那個著名的那個鳥類叫勺嘴鷸,經常能看到,有些還能看到他那個繁殖羽就特別漂亮,然後有時候還會看到這個小青腳鷸的一個集羣,然後這個小青腳鷸也是比較珍稀的鳥類,除此之外,我們在這裏,我之前還看到過很多那個黑臉琵鷺啊,還有這個小天鵝。”

東臺沿海鳥類種羣和數量的增加,主要得益當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近年來,東臺市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積極修復沿海溼地生態,目前已先後形成濱海、東沙、高泥、條子泥4個溼地保護小區,總面積達11.43萬公頃,加上珍禽保護區等受保護溼地,全市自然溼地保護率達69.1%。

東臺沿海溼地保護區條子泥管理點專職工作人員吳學明介紹,“成立這個管理點主要就是兩項工作,一項工作就是在保護區的兩邊,不準有大型的機械操作作業,第二個是防止遊客驅逐追趕破壞鳥類生存的環境,主要就是這兩點的工作,而且我每天都有專門人巡查,阻止破壞鳥類環境的行爲。”

據瞭解,在東臺沿海最近觀測到的各種鳥類達100多種,最高峯鳥羣超百萬只,最大的單個羣體有4至5萬隻,飛行長度達到六七公里,並多次觀測到世界上僅存400多隻、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勺嘴鷸等珍稀鳥類。

東臺市林業中心主任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孫曉東表示,目前全球共有8條鳥類的遷徙路線,其中有3條在我們中國。我們條子泥(灘塗溼地)是(處於)最東邊的一條,是從東亞至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每年有100多萬隻鳥從我們這邊經過,這個地方是鳥類理想的停靠點,是能量的補充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