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烟台市区北部的烟台山,有着600多年的沧桑历史,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历史发祥地。她经历了《天津条约》后烟台作为山东第一个开埠通商口岸的特殊历史,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84年5月,烟台被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一举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30多年来,烟台从当年默默无闻的滨海小城,一举成为产业体系配套完备、双向开放格局初显、城市地位和国际形象日益提高的现代化城市。

黄渤海之滨隆起

“去年实现销售额22亿元,年产量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45倍。”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法说。

1987年,汉高乐泰落户烟台,当时是山东省引进的第一个世界500强项目。如今,这家当年仅有20多名员工、年产量不足百吨、销售额仅有100多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汉高集团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重要制造基地,胶剂年产量逾5000吨,产品种类2000多种。

汉高乐泰的发展,一定程度折射出烟台对外开放的成就。

从1984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烟台香港彩色摄影有限公司落户,到1993年烟台对外贸易突破10亿美元大关,再到近年来德尔福、现代汽车、韩华等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烟台的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截至2017年底,烟台累计吸引9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14029个,实际使用外资342.3亿美元,10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烟台投资设立151个项目。

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使烟台这个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始终保持活力。

烟台的工业曾辉煌一时:上世纪的三环锁、北极星钟表、飞轮罐头“老三件”风靡全国,张裕葡萄酒耳熟能详。如今,以汽车制造、海工装备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风生水起,一座先进制造业高地在黄渤海之滨隆起。

2003年落户烟台的上汽通用东岳基地,已发展成为集整车生产和发动机、变速箱生产为一体的大型汽车制造基地,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汽车产业龙头,在拉动产业配套、提供就业、依法纳税、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里产的别克SUV车型昂科威成功返销美国,在2018北美市场J.D.POWERIQS新车质量调研中,荣获“紧凑型SUV细分市场第一名”,烟台工厂也从全球140多家工厂中脱颖而出,制造质量位列亚太地区前三甲。“别小看这个铜牌,这是中国产的汽车在北美取得的最好成绩。”上汽通用汽车整车厂总监唐卫东说。

大开放助推“烟台制造”迈向“烟台智造”。东方海洋自主研发并申请全球专利的第六代HIV诊断试剂测验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荣昌生物工程公司研发的抗体——药物偶联(ADC)技术是国际上治疗癌症最先进的方法;中集来福士建造的“蓝鲸1号”,让“中国造”钻井平台重新赢得全球海工话语权;杰瑞集团自主研发的阿波罗涡轮压裂车,搭载了全球最大功率的5000马力车载压裂泵,将清洁能源页岩气开采效率整整提高一倍。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27.5亿元起步,2010年成为山东省首个突破万亿元的地级市。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万亿元、利润1043亿元,均居山东省首位。其中制造业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0%以上,提供了全市近5成的生产总值和税收、6成以上的实际利用外资、9成以上的进出口。

搭建中外合作桥梁

在烟台市莱山区烟台大学附近,一家来自俄罗斯的连锁披萨店——味美达披萨不时吸引着过往行人。店主是38岁的安德烈·普拉霍拉维齐,他来自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是味美达披萨大中国区的主要合作伙伴,这家店是他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披萨店。

因为工作关系,安德烈认识的第一个中国朋友是烟台人。2006年8月,怀揣对神秘古国的兴趣,安德烈决定把烟台作为他中国之旅的第一站,在烟台的所见所闻让这个年轻人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在中国一待就是12年。

“刚到中国,我很吃惊,这里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前景很好,因此我决定扎根中国。”安德烈告诉记者。2012年,安德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设在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

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成立于1998年,是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家对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合作示范基地。基地设有科技合作项目孵化平台——中俄科技园。园区不仅为企业入驻中国提供“一站式服务”,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信息服务等平台,助推企业发展。

中俄科技园国际合作部部长宿俊巍说,基地先后与俄罗斯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独联体国家的200多个单位和国内100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向中方企业推介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科技项目1000多个,运作中俄合作项目200余项,其中27项成功实现产业化。

在烟台,说到开放,就不能不提韩国。早在2600多年前,烟台就与朝鲜半岛开展了商贸、文化往来,成就了“日出千杆旗,日落万盏灯”“帆樯林立,笙歌达旦”的辉煌。而2015年底生效的中韩自贸协定,为两地合作写下新篇章。

建设中的中韩产业园总面积80.4平方公里,这里将被打造成韩国企业投资中国的最佳目的地、韩国优势产业国际转移的最优承接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烟台具有历史文化、交通物流、对外开放等多方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烟台借助这些优势,争做“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11年1月31日,总部位于烟台的万华集团以12.63亿欧元的交易总额正式收购宝思德公司96%的股权,这是中国企业迄今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

“40年前万华从海外引进设备建厂,只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人穿鞋子的问题,没人能想到40年后,万华依靠自主创新来到欧洲投资建厂,与世界最优秀的化工企业同台竞技。”宝思德化学公司总经理刘军昌感慨。

在此之前,万华集团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聚氨酯生产企业,也是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民族企业。宝思德公司是匈牙利最大的化工企业,创立于1949年,聚氨酯产能在欧洲位居前列。2009年5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宝思德公司遭遇经营困境与债务危机,濒临破产。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举措,宝思德公司在经历收购后前三年的亏损阵痛期以后,于2014年开始扭亏为盈,盈利水平逐年大幅提升,并在2017年实现业绩井喷,晋升中东欧百强企业,成为跨国并购整合的一个成功标杆。万华的海外收购项目也被《国际金融评论》评为年度欧洲、中东、非洲地区最佳并购项目。

为配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匈牙利政府“向东看”的国家战略,万华集团以宝思德园区作为境外建区载体,规划了以化工和生物化工为主要特色的加工制造型经贸合作区。2016年8月,在中匈两国政府的共同支持下,该合作区被中国商务部、财政部认定为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万华对宝思德公司的接管兑现了公司之前的承诺,加深了当地政府和民众对万华的认可,也提升了当地对中国企业的信心,万华也将借此为更多的中国公司进入匈牙利投资创造条件。”刘军昌说。

在烟台,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烟台张裕集团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相继控股西班牙爱欧集团和法国卡思戴尔集团旗下酒庄,并在国内的陕西、宁夏、新疆、辽宁、北京等地区布局酒庄和葡萄基地,目前已全面覆盖“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节点城市。

据统计,烟台累计有336家投资主体在7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539个,其中在俄罗斯、蒙古国、泰国等2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38个项目。

烟台兴于开放、立于开放,开放是最大优势所在、特色所在、希望所在。基于此,今年8月,烟台市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目标是到2022年,引进总投资过1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500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项目300个,新引进各类人才17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12万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