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定下發展目標: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宜居宜業的生態經濟帶全面建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明顯提升,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提升;社會文明達到新的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爲富裕,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

《規劃》在13個章節中多次提到南陽鄧州,包括:前言、第二章第一節、第三節,第三章第六節,第四章第一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六章第二節、第三節等。

可以預見,未來的南陽將在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提升漢江水運功能、提升民用航空運輸和服務能力、建設體系完善的物流網、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大力發展旅遊和文化產業、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提升城市品質等方面迎來大機遇。

34處提到南陽的章節整理如下:

1

前言

漢江生態經濟帶規劃範圍包括:河南省南陽市全境及洛陽市、三門峽市、駐馬店市的部分地區,湖北省十堰市、神農架林區、襄陽市、荊門市、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全境及隨州市、孝感市、武漢市的部分地區,陝西省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全境。規劃面積19.16萬平方公里,2017年底常住人口444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24萬億元。

2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推動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點面結合,縱橫聯動。以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爲支撐,充分發揮武漢、襄陽、南陽、漢中等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強化上下游協同、左右岸配合、干支流聯動,以線串點、以點帶面,推動流域發展邁上新臺階。

3

第三節 空間佈局

——沿滬陝高速發展軸。依託滬陝高速,發展壯大南陽、商洛兩個區域中心城市,積極推動沿線中小城市發展,增強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打造支撐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的新軸線。

4

第三章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漢江”

第六節 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加大南陽、襄陽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和隨州全國新能源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力度。因地制宜開展地熱能開發利用。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支持在公共建築和居民住宅區等開展光伏和新能源示範項目建設。加快頁岩氣資源調查評價、重點區塊勘查和開發利用,繼續推進南陽油田頁岩氣開採試點工作。

5

第四章 加強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構建“暢通漢江”

第一節 提升漢江水運功能

加強港口建設。統籌港口規劃建設,優化港口功能佈局。依託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積極推進武漢港舵落口港區、蔡甸港區、永安堂港區、青鋒港區建設。支持襄陽港加快發展。積極發展漢中港、洋縣港、安康港、南陽港、唐河港、丹江口港、鍾祥港、沙洋港、潛江港、天門港、仙桃港、漢川港。鼓勵港航企業以資本爲紐帶,推進港口資源整合與聯合經營。推進港口集疏運通道建設,加快鐵水、公水多式聯運發展。

6

第三節 提升民用航空運輸和服務能力

加快襄陽機場、十堰機場、南陽機場改擴建和安康機場遷建等項目建設,推動漢中機場改擴建,提高區域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改造和新建一批通用機場,積極發展短途運輸,培育通用航空市場。新增和加密襄陽機場、南陽機場、十堰機場、神農架機場航線航班,提升旅遊機場運送能力。

7

第四節 建設體系完善的物流網

發揮武漢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帶動作用,提升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以及中歐班列(武漢)輻射帶動功能。推進軍民融合物流網絡建設。做大做強南陽、襄陽、漢中、安康等物流節點城市,建設一批組織化程度高、輻射力強、特色鮮明的物流園區。發揮漢中、安康、商洛、十堰、荊門、孝感、鄧州等交通樞紐優勢,引導物流資源、物流企業跨區域整合,建立物流聯盟。大力發展冷鏈物流,積極發展公共倉儲、城際物流、郵政服務、快遞服務、共同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完善城市物流中轉分撥場站、社區集散網點的配置。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培育發展一批物流龍頭企業。

8

第五章 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培育“創新漢江”

第一節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揮武漢、襄陽、十堰、荊門、南陽、漢中等地創新資源優勢,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打造一批新興產業基地。加強軍民融合創新示範,推進軍民資源共享和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轉化,着力推進海工裝備、激光、北斗導航、新型航天等一批重點項目集聚發展,培育壯大一批軍民融合領軍企業和優勢產業。

《規劃》中提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含南陽,小編注)

電子信息產業。支持武漢、襄陽、南陽、十堰、荊門、安康、漢中等發展汽車電子、航空航天電子、機電控制與電能優化設備、電子原材料及元器件、光電子信息、網絡安全與信息等產業。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支持漢中、襄陽、荊門重點發展航空裝備產業,十堰、襄陽、隨州重點發展高檔數控機牀產業,南陽重點發展高端專用裝備產業,武漢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 。支持武漢、南陽、襄陽、十堰、荊門、天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支持漢中、安康、商洛、南陽鄧州、三門峽、襄陽、十堰發展現代中藥產業。

新材料產業。支持安康、漢中、南陽、洛陽、武漢、襄陽、荊門、潛江、仙桃積極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產業。

9

第二節 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增強創新創業能力。大力推進武漢、襄陽、南陽等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以安康、南陽、襄陽、荊門、孝感等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爲載體,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創建各類創新平臺,加強產業源頭技術的開發。加強十堰中關村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南陽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等建設,加速創新技術成果轉化。

支持洛陽、武漢軍民融合發展重點區域建設。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加快建設中關村南陽創業大街等一批衆創空間。深入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建設。

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做強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提升整車及重要零部件設計開發能力,增強漢江千里汽車產業走廊的競爭力。推進石化、化工產業綠色發展,在不增加煉油產能的前提下,發展煉化一體的石油化工,重點發展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做精做強磷化工,加強煤化工、鹽化工、鹼硝化工的循環化改造。提升紡織服裝產業競爭力,積極打造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羣,推進建築材料產業向節能環保型方向發展。支持襄陽、十堰、荊門、南陽、漢中等老工業城市加快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加大對潛江、鍾祥等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支持力度。發揮武漢東西湖區、荊門、谷城、潛江、商洛等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示範作用,大力開發“城市礦產”,發展再製造產業和“靜脈產業”。

10

第三節 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農產品保障能力,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

糧油基地。陝南優質富硒稻產區,江漢平原優質稻產區,南陽鄧州、襄陽等優質小麥基地,漢中、安康、南陽、仙桃、潛江、天門等“雙低”油菜基地。

畜禽基地。陝南、江漢平原等生豬養殖基地,陝南肉雞、林下養雞基地,漢中、安康養蜂基地,襄陽、南陽、江漢平原等肉牛養殖基地。

蔬菜基地。陝南高山蔬菜基地,沿漢江地區水生蔬菜種植基地,南陽、襄陽、武漢等都市設施蔬菜基地。漢中、安康、商洛、十堰、隨州、荊門、南陽、洛陽、三門峽、駐馬店等食用菌種植基地。

中藥材基地。漢中、商洛、十堰、神農架、鄧州南陽等中藥材基地。

林果基地。漢中、安康、商洛、十堰、保康、襄陽、商洛、京山、商洛、南陽、三門峽等林果基地。

茶葉基地。漢中、安康、商洛、南陽、十堰、神農架、隨州等優質茶葉基地。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拓展農業多功能性,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做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範工作,打造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聯合開展農業氣象、病蟲害監測預警、動植物疫病防治等關鍵技術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漢中、南陽、十堰、荊門、仙桃、潛江、武漢等國家農業科技園建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發展。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

11

第四節 大力發展旅遊和文化產業

培育現代文化產業。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推進網絡視聽、移動多媒體、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支持創建若干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優化文化產業佈局,發揮武漢、漢中、南陽、襄陽、荊門的引領作用,推動形成一批文化產業發展聚集區。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創意、創新、創造能力的文化企業,推動區域內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探索“文化 ”新業態,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與製造、旅遊、農業、體育等行業跨界融合,延伸文化產業鏈條。

12

第六章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創建“幸福漢江”

第二節 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

發展壯大襄(陽)南(陽)城市組團。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支持南陽市老工業基地改造,推進建設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市和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打造豫陝鄂毗鄰地區中心城市。推動襄陽和南陽加快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方面一體化進程,合力打造城市圈。

13

第三節 提升城市品質

創新城鎮規劃管理。創新城市規劃理念和方法,合理劃定城市開發邊界、生態控制線和“三區四線”,加強城鎮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管制。在水源地、生態保護區內嚴禁房地產開發。建設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探索建立全民健康管理體系。推進試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推進信息化與城市建設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快武漢、襄陽、南陽、漢中、仙桃、老河口、天門等地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推行城鎮網格化管理和數字城管模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