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寫在新版《萍蹤俠影》開拍之時

文/慕羽化蝶

“我姓張,雙名丹楓。丹心的丹,楓樹的楓。”“乘一騎白馬,從風雪蕭瑟的塞外飛馳到草長鶯飛的江南,有詩,有劍,有酒,有情……”這便是梁羽生先生《萍蹤俠影錄》中男主人公的形象張丹楓,其是梁羽生衆多武俠小說裏塑造得最完美的俠。正所謂“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在張丹楓的身上寄託了梁羽生先生的偉大抱負和人生理想。而梁公的才情,也更好地展現在了張丹楓這位風流俠士的身上。有人說那實質上就是梁羽生的化身。此言不虛。

現如今聽說梁先生的經典之作又要翻拍了,並由香港著名導演鞠覺亮執導,青年演員馬可、王曉晨主演。作爲梁先生的忠實擁躉,一方面在聽說這個消息以後爲梁先生的經典之作能夠重現熒屏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爲在如今這個浮華的娛樂圈商業化濃郁甚至銅臭氣息橫行的環境之中是否尚還有人能演得出一代風流名士、儒俠張丹楓的氣度神韻而擔心。張丹楓是公認的名士型俠客代表,兼具魏晉風度文武雙全,氣度不凡,爲國爲民,淡泊名利,這並不光是有一副長得帥的皮相就能駕馭得了的。

梁先生曾說過在武俠小說中,"俠"是靈魂,"武"是軀殼;"武"是達成"俠"的目的。通過武力的手段去達到俠義的目的。一個人可以不懂武,但卻不可以沒有俠義精神。俠士是正義、智慧,力量的化身,是反應一個時代精神的典型。是有在國難當頭之際放下小我之私利,成就大我之情懷,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正氣,有匡扶社稷,安定天下的責任擔當。從我理解的羽生公的俠情,便是從此三方面入手,給社會人心宣揚了一種正能量的大境界大情懷。而不光是看熱鬧的打打殺殺這麼簡單。因此要深刻理解和揣摩羽生公所精心創作的書中經典人物角色的思想、風度、氣質、內蘊和家國情懷。只有這樣拍出的精良之作才能不辱沒羽生公用一番心血創作的經典名著。

這些年由於商業化的的發展有很多影視作品爲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拍出來的作品多爲粗製濫造,甚至不負責任,更有頻頻貽誤人的狗血劇,令觀衆大跌眼鏡。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目前整個娛樂圈的風氣亟待改善,但也還有持清醒意識和心存良善真美者存在。從鞠導以前的作品來看還是一位對藝術相當嚴謹和負責任的導演,也不乏優秀作品,而青年演員馬可雖然出道也就幾年時間,但其演技和悟性、鑽研精神以及對人物的把控上還是可圈可點的。而在外形上雖不及書中描寫的“書生劍眉朗目,白衣飄飄,玉樹臨風,梨花飄雪,人物俊秀,瀟灑出塵”但在現實中也算得上俊美、挺拔、帥氣鶴立雞羣了。因此作爲梁迷也希望在鞠導和馬可以及整個《萍蹤俠影》拍攝團隊的精誠合作下屆時能給觀衆呈現出一部能充分反應梁老先生原汁原味精神思想的熒屏佳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