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普遍看好华北玉米继续走高之时,上周末突然“晴转阴”,部分加工企业开始纷纷下调收购价格,令准备继续备货追高的买粮一方开始出现犹豫。东北市场在晚熟玉米上市后表现抢眼,大多数地区新玉米收购价一路走高,市场信心十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玉米两大产区近期走势迥异呢?

华北玉米急跌可能性小

自玉米市场从政策市向市场化过渡之后,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直领涨或领跌全国。近期出现回调,还不能完全判定其涨势结束,这种短期走势只能认定为阶段性回调。毕竟华北玉米现货供需结构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短期尚不具备快速下跌的条件。因此,对于华北玉米终端企业出现的收购价格集体回调状态,大概率为高位震荡,短期内出现急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东北与华北不至于倒挂

相对于华北玉米的高位回调,东北玉米在新季上量前提下价格仍然走高,特别是在国储提价收购提振之下,市场信心倍增,现货价格也开始扶摇直上。但其实际收购价格仍然与华北玉米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数地区新玉米收购价仍在1800元/吨以下,相对于华北产区仍有100元/吨以上的差价。此番价格快速上行,更多是拉近两地的价格差异,不至于出现明显倒挂。

12月或现阶段供应压力

进入12月后,市场可能开始发生转变,东北玉米上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届时供应剧增可能使得粮农惜售心态发生微妙变化。售粮心态一旦改变,现货市场难免出现阶段性供应压力。近期某国储库高价收购行为,对现货市场有相对明显的提振作用,但这种现象并不普遍,不能代表东北地区国储库整体的收购心态。随着后期供应不断增加,其收购价也将随之调整,这也是国储从之前的政策性收购向市场化收购转变的重要一步,那就是“随行就市”。

相对低点或在12月出现

临近年底,饲料养殖需求不会出现明显增长,深加工企业开机也将不断减少。短期东北产区延续强势运行,华北产区则高位震荡。12月份,随着上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粮农惜售心态可能改变,届时玉米价格可能迎来一波较为明显的调整。在需求支撑并不给力的前提下,现货价格的相对低点很有可能随之出现。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中国粮食行业惟一公开发行的报纸

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粮食经济

新媒体业务合作电话:0371-6810376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