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1月22日电(王凯丰 通讯员李婉容)一大早,卢有娣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全是本村或者附近村子寻找建筑工人做工的。“现在建房用工需求很大,很多人会联系我们,我们一次去7、8个人,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卢有娣说。

今年50岁的卢有娣是南康区唐江镇白石村的一名贫困户,因几年前丈夫患病欠下8万多外债而致贫。为照顾生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卢有娣平日里只能做些轻快的活计,收入不高。

2016年,白石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红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除了积极帮助卢有娣寻找零工外,还在平日里主动帮她收集招工信息,联系雇主。“刚开始,自己接活自己干,有时候接到的活一个人做不了就发愁。”卢有娣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刘玉红。

“像卢有娣这样家境贫困却踏实肯干,可以拉石头、搬砖、搅拌水泥的‘女汉子’,在我们村还有很多!”在了解到卢有娣的苦恼,刘玉红开始和卢有娣商量成立一个妇女务工队。

2017年,一个专攻建筑施工的“女子务工队”成立了。她们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起个大早,迅速将田间灶头收拾好,接着骑上摩托车,辗转于白石村方圆20公里的建筑工地上,工作到晚上6、7点再回家照顾家人孩子。

浇承台、修余坪、浇地梁、扎钢筋、浇柱子……“女子务工队”活跃在建筑工地上,平均下来每天将近有100到200元的收益,真正做到了家庭、赚钱两不误。

就这样,“女子务工队”的名气大了起来,周边很多家庭主妇都主动要求加入进来,贫困户叶桂莲有点心动。

“看到周围姐妹都加入了务工队,我也想参加,可惜自己没什么技能,就没好意思开口。”叶桂莲表示,后来村里的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主动找到她,并鼓励她参加区里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

因为工作出色,叶桂莲也成了“女子务工队”的队长之一。在不久前举办的南康区全民健身运动会上,叶桂莲还成了唐江镇代表团开幕式旗手,这份荣誉让她无比自豪……

现如今,务工队不再是原来的“小打小闹”,而是发展成一支由30名妇女(其中包含10名贫困户)组成的队伍。在“女子务工队”的帮扶下,队伍里已经有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还清债务,收入稳定,顺利脱贫……村民都为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