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咱介绍了代表日本出席投降仪式的重光葵,因为他腿有残疾,美军代表特地把上船的舷梯设计得又窄又陡,让他吃尽了苦头。

其实,代表日本政府来中国战区签署投降协议的今井武夫,待遇也没好到哪里去。

日军名将来中国签字投降,却自设一个陷阱,始终跳不出去

在介绍这场签字仪式之前,咱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今井武夫这个人。

作为日军少壮派军官代表,今井武夫在侵华战争期间表现得“尤为积极”,他很早就是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的得力助手,曾参与过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谋划。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今井武夫又担负起“拉拢人才、挖掘傀儡”的工作,上至汉奸头子汪精卫,下至国民党叛徒阮玄武,都是在被他做过“心理辅导”之后才下决心当汉奸的。

除了搞情报、搞策反以外,今井武夫在带兵打仗方面也很有一套,最著名的,莫过于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率部拿下印尼、菲律宾、缅甸等国家,硬生生从美国人手里把东南亚的控制权夺了过来。

日军名将来中国签字投降,却自设一个陷阱,始终跳不出去

而且,我们都很熟悉的“无条件投降”,也是由今井武夫首创,用在了当年被他逼迫投降的英军身上。

如果他能早一点预料到日本有朝一日也会面临“无条件投降”,可能就不会创造这么个玩意儿了吧。

再说回投降仪式,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天,冈村宁次便接到了蒋介石的致电,要求其派出代表签署投降协议。实际上,最初的投降地点是定在浙江玉山,毕竟这里海陆交通都很发达,但就在会议开始前三天,投降的地点又临时改成了湖南芷江。

临时更换地点的用意,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军队曾在湖南芷江大败日军,这对日本人而言无疑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制;第二,芷江被誉为“远东第二大机场”,交通方便,便于军队部署。

日军名将来中国签字投降,却自设一个陷阱,始终跳不出去

一切安排就绪后,8月21日上午10点多,作为日本政府代表的今井武夫乘坐专机赶来,在全场的戏谑和鄙视中走出机舱,正如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所写:“作为战败国使节,我们相当于铐着双手前来投降,内心都是绝望的孤寂感和不安的心情。

正式的签字环节被安排在当日下午3点半左右,当今井武夫一行4人与中方代表萧毅肃等人相对而坐时,一场较量开始了。

按照今井武夫的想法,中国人不过是沾了盟军的光而已,所以并没有把中方放在眼里,面对萧毅肃的询问,他不仅态度蛮横强硬,而且还很不配合,比如在签署中方提供的第一号备忘录时,今井武夫并没有动笔,反而想要询问更多的详情。

不过,他可能忘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他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的使命,而当年由他提出的“无条件投降论”,如今却成了他的“紧箍咒”,根本没有权利去要求什么。

日军名将来中国签字投降,却自设一个陷阱,始终跳不出去

面对今井武夫想要“进一步询问”的要求,萧毅肃自然是断然拒绝,只留下一句:“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在听完中方起草的协议之后,今井武夫再次提出其中的几条,希望“再加以讨论”,但这次萧毅肃根本没有搭理他,直接把投降协议书摆在了他面前,意思很明白:日本投降是无条件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签字!

眼看再无周旋的余地,今井武夫只好草草签字,退出了会场。

伴随着投降签字仪式的结束,芷江地区一片欢腾,毕竟这可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以胜利者的身份去面对日本人。

而今井武夫呢,在8月23日面见何应钦之后,带着中国方面的命令匆匆返回国内复命。估计此行下来,他可能知道了被人欺负的滋味儿不好受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