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大健康11月20日消息,阿里健康對外發布了2018財年中期業績報告。截至2018年9月30日,阿里健康收入爲18.79億元,同比增長111.15%;毛利爲5.29億元,同比增長107.11%。報告分析,收入和毛利的強勁增長,主要得益於報告期內醫藥自營業務及醫藥電商平臺業務快速成長。

  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健康主要業務包括醫藥自營業務、經營醫藥電商平臺及提供消費醫療服務,並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及智能醫療服務。值得注意的是,自營業務在近年的發展中尤爲突出。在上線自營業務之後,阿里健康在2017財年收入驟增至4.75億元,相較於2016年上漲了739.4%;2018財年收入24.43億元,同比增長414.2%。

  2014年1月,收購中信21世紀標誌着阿里巴巴正式進軍醫療行業,而流着電商“血脈”的阿里巴巴勢必在阿里健康電商業務中“下注”。阿里健康的電商邏輯在於,藉助阿里巴巴的經驗,運用互聯網打造貫穿全產業鏈的藥品流通和銷售體系,從而提升醫藥保健產品供應鏈效率。

  2016年8月,阿里健康收購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後更名爲阿里健康大藥房),快速啓動醫藥電商自營業務。同年9月,阿里健康開始爲天貓平臺醫藥相關類目(包括非處方藥、醫療器械、隱形眼鏡、成人計生、醫療及健康服務等)提供招商、商戶客服、技術支持等外包及增值服務。

  本報告期內,阿里健康所運營的天貓醫藥電商平臺所產生的商品交易總額(GMV)超過2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12個月,天貓醫藥館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已超過1億人。

  除了線上平臺之外,阿里健康對線下醫藥零售市場展開佈局,探索醫藥新零售路徑。一方面,阿里健康早在2016年5月與65家零售連鎖藥房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並先後於過去幾個月裏聯合菜鳥和餓了麼蜂鳥,在北、廣、深、杭四個城市開展24小時“急用藥”配送服務;另一方面,阿里健康接連投資山東漱玉平民、安徽華人健康、貴州一樹等區域龍頭連鎖藥店,推進線上線下醫藥零售渠道的融合。

  近期,阿里健康又宣佈與支付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獨家在支付寶客戶端上設立獨立的醫療健康服務頻道,全權管理和營運該頻道內的醫療健康行業合作伙伴,同時通過不斷引入新的醫療機構和健康服務機構,在支付寶平臺上爲用戶提供醫療健康服務及產品。

  經過梳理,億歐大健康發現,阿里健康與支付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資源整合,此前早有表徵。10月16日,阿里健康就曾宣佈聯合支付寶,在杭州市餘杭第一人民醫院首次實現打通醫保診間結算的“全流程刷臉就醫”。與此同時,阿里健康還上線了支付寶生活號和小程序,在杭州市百餘家醫院、近千個科室進行了用手機預約掛號、電子繳費等一系列互聯網+醫療數字化的革新。

  今年4月,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強調要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並鼓勵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與醫療服務進行深度結合,爲科技賦能醫療提供政策支撐。

  縱觀阿里健康的佈局,如今已經形成醫藥電商、產品追溯、智慧醫療、健康管理四條業務線,並開始走向磨合成熟的階段。而此次發佈的中期業績報告透露,盈利能力方面的持續增強,也將反哺阿里健康對於醫療大數據、醫療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的探索,加大對互聯網醫療和智慧醫療等創新性業務的投入,從而打造自己的生態閉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