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看過《風箏》這部精彩的諜戰劇,用一句話概括這部劇就是,我黨內部有國民黨的影子,國民黨內部有我們放的風箏。如同這樣的電視劇,大多數都是有歷史原型的,後來經過編劇的改編,搬上熒屏,供人們欣賞。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抗戰時期,蔣介石抓間諜的真實歷史。在這之前,先來看1937年發生的幾個歷史事件。

第一個是國民黨最高國防會議的泄密事件。

公元1937年,小日本實施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當時的小日本打算從上海沿着長江進攻南京。爲了應對小日本,蔣介石召開國民黨最高國防會議,研究決定,對小日本採取以快制快的戰爭策略。這個策略的大致部署就是,趁小日本把重心放在華北地區的時候,率軍殲滅其海上陸戰部隊,然後進一步封鎖江陰要塞一帶狹窄的江面,防止日軍沿江進攻南京,阻擋小日本的軍艦和商船出入,以此來銼削小日本的銳氣。

這麼高級的會議,等級當然是絕密一級的。然而,奇怪的是,老蔣還沒下令封鎖江陰要塞的長江口,宜昌到南京段的長江裏,日本軍艦和商船就像提前知道了消息一樣,沿江順流而下,向下遊逃竄,逃進了黃浦江。等到老蔣下命令時,爲時已晚,小日本的軍艦和商船,基本都已經跑完了。老蔣非常生氣,作戰部署就這樣泡湯了,戰局陷於被動局面。

第二個事件是馮玉祥和張治中遇襲。

馮玉祥和張治中是國民黨部隊的重要將領,屢次領導參加抗日戰爭,讓小日本很頭疼。所以,小日本就認爲,想馮玉祥和張治中這樣的抗日軍將,必須要除掉。

淞滬會戰時期,馮玉祥駐防蘇州和無錫一帶。有一回,他決定去南翔前線視察部隊士氣,結果,馮玉祥的車剛出司令部,就被小日本貼了狗皮膏藥的飛機盯上了。爲躲避攻擊,他只好在樹下窩着。本以爲躲過去了,司機繼續往前線開。開出沒多遠,小日本的飛機又跟了上來。

無奈之下,馮玉祥就躲在一間破茅草房子裏。小日本的飛機扔了幾顆炸彈後,飛走了。這下,馮玉祥覺得安全了,就讓司機開車,趕往前線。殊不料,這小日本的飛機就像裝了衛星定位一樣,馮玉祥沒走多遠,飛機又來了,又是一頓狂轟濫炸。馮玉祥到了前線視察之後,下午返回的時候,連續遭到小日本飛機的轟炸,竟達六次之多。

後來,張治中將領從南翔司令部去江灣前線視察部隊,車子也是剛開出司令部,就遭到小日本戰鬥機的瘋狂掃射,無奈之下,只能下車躲避。小日本的飛機飛走後,張治中命令自己加快速度,開足馬力,朝江灣方向駛去。車子行駛了兩三里路後,小日本的飛機再次跟了上來。這一次過後,張治中覺得車隊行進目標太大,他決定帶幾個重要的人徒步行進。好在半路上遇到一個騎車的前線傳令兵,張治中徵用他的自行車,終於到達江灣前線。

第三個事件就是蔣介石夫婦遇襲。

同樣是1937年,老蔣的愛人宋美齡要去前線慰勞將士,他在英國顧問的陪同下,從南京出發,乘車去上海。車子行駛到蘇州郊外的時候,突然出現小日本的飛機襲擊,司機爲了躲避敵機襲擊,高速飆車。由於路面不好,加上車胎損壞,車子衝進溝裏,宋美齡和英國顧問都受了傷。

當蔣介石得知宋美齡受傷的信息,心急如神,但那時正是淞滬會戰的重要關頭,各個參戰的部隊都要求老蔣來指揮視察,老蔣爲了大局考慮,乘車前去視察。老蔣視察完了,決定去蘇州看望受傷的宋美齡,他乘坐的是火車,將要到達蘇州站時,十來架小日本飛機就開始轟炸,好在老蔣逃過了。然而,看完宋美齡的第二天,老蔣還得回淞滬戰區,當時的軍委會副參謀長白崇禧建議老蔣乘坐英國駐華大使的官方車輛,老蔣同意了。可是,在將要啓程時,老蔣臨時變卦,決定不乘坐英國大使的車輛。事實證明,老蔣很聰明。駐華大使的車子半道上遭到小日本的瘋狂襲擊,即便是英國大使亮出英國國旗,小日本根本不予理睬,仍舊拿出喫奶得勁兒攻擊英國大使的車輛。如果老蔣乘坐這趟車,估計也是凶多吉少。

從國防會議泄密,到馮玉祥張治中中途遇襲,從宋美齡慰問前線遇襲,到老蔣三番兩次遭轟炸,老蔣覺得,這些事件絕對不是巧合。小日本之所以能掌握這些高層人員的行蹤,一定是在國民黨內部,有小日本的間諜存在。所以,老蔣命令軍統和中統的特工們,要全力以赴抓好案件偵破工作,揪出這個間諜,依法嚴辦。

中統和軍統的特工們接到最高指示,便開始辦案。最先發現蛛絲馬跡的,是國民黨內部一個叫谷正倫的警備隊,谷正倫時任國防憲兵司令兼南京警備司令,他瞄上的這個人叫黃浚,因爲他看了黃浚的檔案。黃浚這個人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而時任南京駐日大使館總領事須磨也是這個時期這個學校的學生,跟黃浚是同班同學,須磨這個人一直跟黃浚有來往,兩人經常相見。

僅憑兩人相見,也不足以證明黃浚就是隱藏在國民黨內部的間諜。老話說,捉賊捉贓,拿奸拿雙。谷正倫並沒有拿到切實的證據,沒有確鑿的證據,就不能拿人,谷正倫決定放長線釣大魚。結果,國民黨高層出事的那一段時間後,黃浚和須磨沒有相互見面。

但後來,一個偶然的發現,黃浚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偵查小組發現,黃浚時常去玄武湖。黃浚有一個習性,就是喜歡喫黑巧克力,但黃浚喫完巧克力,從來不隨便亂扔巧克力紙,而是將包裝巧克力的紙,放進玄武湖畔公園內的一個樹洞裏。黃浚走了之後,會有一個朝鮮人過來取走。

偵查小組摸清規律之後,就趁着黃浚把巧克力紙放入樹洞之後,趕在朝鮮人來拿之前,拿出黃浚放在裏面的紙條拍完照再放進去。不僅如此,偵查人員還把那個前來取信的朝鮮人也一併給照了相。然而,正當偵查人員繼續查下去時,發現黃浚在也沒有來過玄武湖送情報,當時偵察隊認爲,黃浚已經發現了偵查人員。

後來,負責跟蹤黃浚司機的偵查員發現一個重大線索,那就是,黃浚的一個張姓的司機經常到新街口的一家咖啡廳喝咖啡。張司機每次進店,都會把自己的帽子掛在咖啡店的衣架上,隨後,會有另一個人進來,這個人戴着跟張姓司機一樣的帽子,也掛在了衣架上。喝完咖啡走的時候,後來的這個人拿走張姓司機的帽子,張姓司機拿走他的帽子,以此方式取走情報,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

拿走張姓司機帽子的那個人,去了一傢俬人醫院,後經證實,這家醫院是日本特務的一個祕密聯絡點,那個日本人叫河本,他名義上是日本領事館管理員,實際上是須磨的情報員。

就這樣,黃浚的情報傳遞手段被摸清了,但還沒有切實的證據,還不能對黃浚下手。於是乎,谷正倫的偵查組想出一個辦法,準備製造一個意外,獲取最有價值的情報證據。

當晚,在河本要去領事館的時候,走到交叉路口,突然出現一輛三輪車,撞向河本,河本受傷很重,裝有情報的帽子也掉落了。這時,肇事者已經逃了,兩個交通警察發現受傷的河本,一個把他送進醫院,另一個警察拿着河本的帽子,去了一個地方,取了情報拍照,又原模原樣放回去,再給河本送去,河本並不知道情報已經泄露。

偵查組拿到情報證據之後,交給了谷正倫。谷正倫高興的拿着情報去找老蔣,並建議老蔣立即抓捕黃浚以及他的團伙。老蔣當然不允許這樣的害羣之馬出現,他批示後,谷正倫立即執行。對於抓捕,谷正倫拿出了一個方案,準備設一個圈套,來個甕中捉烏龜。

谷正倫讓人僞造了一封須磨給黃浚的信,信的內容是,由於黃浚及部下提供情報有功,決定表彰和嘉獎黃浚及他的部下,讓他在第二天的晚上十一點,帶領所有部下在黃公館聚會,屆時須磨親自到現場發放鉅額獎勵。

信僞造好了之後,仿照之前喝咖啡的情景,把帽子放在衣架上,讓黃浚的張姓司機拿走,交給了黃浚,結果第二天晚上十一點,黃浚及部下沒有等來鉅額獎勵,而是被國民黨特工一舉拿下,成功的抓住了這一夥小日本間諜。

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的精彩,更多內容,請關注【雄觀大歷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