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鴻茅評爲社會責任明星的報告,交費8萬可擔任特邀編委)

本文核心要點:

  • 曾發生“醫生質疑鴻茅藥酒遭跨省追捕”事件的鴻茅藥業,再一次成爲輿論焦點。
  • 在中國中藥協會主辦的一個論壇上,鴻茅藥業被授予“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榮譽稱號。一同獲評這一榮譽的,還有步長製藥。
  • 主辦方工作人員說,評選有標準和依據,不要盯着人家的過去不放。
  • 一份《通知》透露出:交費8萬可成爲社會責任報告特邀編委,能優先推薦參加評選。
  • 鴻茅藥業的歷史,是這一類榮譽稱號與爭議並存的歷史。

鴻茅藥業再一次成爲了聚光燈下的明星。

昨天,陸續有媒體發佈消息,12月21日,在中國中藥協會主辦的“2019年中國中藥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佈會”上,鴻茅藥業被授予“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榮譽稱號,鴻茅藥業副總裁鮑東奇則拿下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年度人物獎”。

同樣獲得這兩項榮譽的還有步長製藥和該公司總裁趙超。中國中藥協會官網沒有查詢到這場發佈會的結果,尚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企業被授予同類榮譽。

這一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因爲鴻茅藥業和步長製藥都是有很大爭議的公司。2018年發生了“醫生質疑鴻茅藥酒遭跨省追捕”事件,而且鴻茅多次發佈違法廣告而被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寫入公告,甚至暫停銷售。

而步長製藥,則在2019年發生了“董事長趙濤爲了讓女兒上斯坦福大學,向中介支付650萬美元贊助費“的事件,並且過去多次發生醫藥代表爲推銷藥品,向醫生送回扣的案件。

昨天,澎湃新聞、炣燃科技等媒體向中國中藥協會詢問評選標準時,工作人員回應:不要盯着人家的過去不放。而當記者詢問評獎是否需要付費時,對方表示:“你先告訴我哪家公司,我再告訴你收不收,你不說不要和我談。”

健聞君查詢資料時發現一份《關於編纂出版的通知》,據通知所寫,支付費用8萬元可擔任《報告》特邀編委委員,獲得優先推薦參加中國中藥社會企業責任評選。

支持8萬,擔任特邀編委,優先參加評選

這一份落款於2019年3月29日的《通知》,對入選《報告》優秀實踐案例的要求是:在對員工的責任、對環境的責任、公益慈善責任、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責任、社會責任管理中,選取一至兩個做法創新、成效顯著的實踐案例。

《報告》的發行對象則有:國家各大部委、國家衛計委、藥監總局、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質檢總局、各省市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醫療衛生機構、醫藥採購辦公室、行業協會、行業內各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等。

《通知》所附的一份入編回執表,註明了“代合同“,其中對於特邀編委單位的說明是:

1.經審覈通過後,作爲《報告》特邀編委委員,頒發編委單位及委員聘書;

2.編委任職人員爲《報告》題詞,在編委會組成名單中體現;

3.優先推薦參加中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評選;

4.在《報告》中突顯版位刊登2p企業品牌形象宣傳;

5.關心和支持《報告》的編輯出版工作並提供支持費用80000元整。

另外,下方註明了《報告》版面的價格,從32000元到60000元不等。

如果把版面費用全都按照一個單位的數字和5名特邀編委的費用加起來,總額爲78.9萬元。

對於申報“中國中藥行業社會責任明星企業”的要求,《通知》中這麼說明:

1.貴公司基本情況的介紹。

2.貴公司在社會責任管理方面的系統做法和成效的介紹。如企業社會責任理念、願景及價值觀;辨析企業核心社會責任議題的方法和工具;企業社會責任戰略規劃;企業社會責任組織管理體系;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管理;社會責任培訓、社會責任研究、社會責任溝通等。

3.結合貴公司自身實際情況,描述企業在覈心議題方面的履責措施、行動及成效、圖片。如企業生產安全、產品質量與服務、勞工實踐、節能減排與應對氣候變化、公益慈善等。

“不要盯着人家的過去不放”

鴻茅藥業上一次成爲輿論焦點,是2018年的“醫生質疑鴻茅藥酒遭跨省追捕”事件。

2017年12月,廣州醫生譚秦東在個人微信公衆號上發佈網帖《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質疑鴻茅藥酒誇大療效,誘導不宜飲酒的老年人。

2018年1月10日,鴻茅藥業所在地的內蒙古涼城警方將譚跨省抓捕,所涉嫌罪名爲“損害商品聲譽罪”。

4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發佈通報,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當日下午,譚秦東被取保候審。

4月26日,鴻茅藥業發佈“企業自查整改報告”稱,經銷商和零售藥店存在違規發佈廣告的問題。

5月17日,譚秦東妻子微博發佈道歉聲明,同日,鴻茅藥業發文接受譚秦東致歉,並撤回報案及侵權訴訟。

在這之後,鴻茅藥業很少出現在輿論中,直到本次獲獎。很多媒體發佈評論,表示不解。

根據澎湃新聞、炣燃科技等媒體對中國中藥協會工作人員的採訪,主辦方的回應是,評選有標準和依據,但不方便透露。並且說“過去是過去,我們評得的是當下和公司的將來。不要盯着人家的過去不放,我們就鼓勵這種過去不誠信但現在誠信的(公司)”。

另一段採訪的回應則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判,是看企業對環境的保護、對當地的藥農產生多少經濟效益、帶動多大的扶貧需求、產生多少就業。這和做什麼藥,甚至抓醫生沒什麼關係。”

一邊是各種榮譽加持,一邊是多次因違法廣告被通報

在《中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佈會上,鴻茅藥業副總裁鮑東奇介紹,去年以來,鴻茅藥業發起實施了健康扶貧築愛行動、教育扶貧圓夢行動、環衛工人關愛行動、藥酒文化節、家庭關愛“微孝行動”等一系列公益項目,在全國各地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獲評社會責任明星企業,不是鴻茅藥業第一次獲得“加持”。多年來,該公司一直是內蒙古貧困縣涼城的明星企業和納稅大戶,多項榮譽及認證加身。

2009年, “鴻茅藥酒傳統配製技藝”入選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鴻茅藥業獲得商務部批准的“中華老字號”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同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2014年,鴻茅藥酒配製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承人爲鴻茅藥業董事長鮑洪昇。

2016年,鴻茅藥酒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鴻茅藥業獲烏蘭察布市質量獎。

和一路上這些“榮譽加持”相伴的,是多次因違法廣告而被暫停銷售。

早在2008年,鴻茅藥酒就因爲發佈違法廣告,被江蘇省食藥監局“暫停銷售”。

2017年8月,《健康時報》研究近十年公告,統計出鴻茅藥酒曾被25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暫停銷售數十次。

這些違法廣告,主要集中於誇大療效,忽視對不適宜人羣的警示。

例如,鴻茅藥酒是一款藥品,“注意事項”明確寫:“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醫師指導下服用”,廣告中卻向老年人傳輸“每天兩口,把病喝走”,而他們當中就有大量需要警示的人羣。

另外,200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關於豹骨使用有關事宜的通知》,禁止在中成藥處方中使用豹骨。

而鴻茅藥業在自查報告中說:鴻茅藥酒中“豹骨”的購買及使用符合法律法規。並在2007年啓動了鴻茅藥酒中去豹骨研究工作並完成了藥效學對比研究實驗。

然而,2007年至今已過去12年,在鴻茅國藥官網的“組方”頁面,仍能看到“豹骨”這位藥。國家已禁止使用13年,鴻茅藥業又自稱合法,那麼“豹骨”來自何方?依然是一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