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在被赶出皇宫之后,皇帝的名号也被撤掉,投奔了日方之后建立了伪满洲国,成为伪皇帝。在这期间,毓喦一直在溥仪身边服侍,让他很是感动,因为溥仪没有子嗣,所以他想让毓喦成为“皇子”,等完成复辟后由他继承皇位。

  但是他这种想法并没有得到实现,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溥仪看形势不好,就想带着毓喦一帮逃到日本,但是还没有起身,就被苏联抓住,成为了苏军的俘虏。因为曾经是皇帝,所以苏联对溥仪很是优待,毓喦也像往常一样精心的伺候着溥仪,日子过得虽说不上滋润,但也没有受到苦难。

  不久之后,苏联要把这些俘虏进行遣返,溥仪他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溥仪因为做了好几年日本的傀儡,怕回国之后会被处死,所以不想回去,还连续给斯大林写了好几封信求助,表示想留在苏联的决心。但是他的弟弟溥杰和大多数人是想要回国的,因为他们并不想待在这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虽然可能会受到国内的惩罚,但依然想落叶归根。

  经过溥杰等人的思想工作,溥仪还是跟着他们回去了。也因为之前的行为被派到抚顺进行劳动改造。几年后溥仪一帮人得到了特赦,还重新到北京落下了户口,溥仪和毓喦两个人从清朝的皇族,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百姓,这期间两人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也不会再做“复辟登基”的美梦。溥仪在特赦后到文史馆工作,晚年的生活还算平静。但是毓喦过的就有些坎坷曲折了。

  毓喦在获得特赦后,先找了一个教书先生的工作,然后又辗转成为了一个小商贩,做一些买卖勉强糊口。但是没多长时间,就又被带去改造,这次直接到了山西一个山村里面,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也就是在山西劳动改造期间,溥仪因为病重在北京去世。毓喦知道后痛哭不止,因为他从小就待在叔叔溥仪身边,溥仪因为身下无子,对毓喦也是非常照顾。而且两人也相伴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动荡生活,感情很是深厚,但是现在溥仪去世,自己远在山西,因为身份的原因不能去照料溥仪的身后事,想到这些,毓喦心里有些愧疚和不舍,但也是能独自伤神,黯然落泪。

  经过长达12年的改造生活后,毓喦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但是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为了生计,毓喦也只能出去做工,可是此时已经60岁的毓岩早就不能再卖苦力了。最后经过别人介绍,找了一份清理大街的工作维持生计,在做了一年后,因为身体原因就回家养老了。

  因为毓喦在年小的时候,受到过几年皇族的学习生活,在书法上有很大的造诣,在养老期间,靠着自己的书法换钱,这才让生活有所好转。后来在闲暇的时候,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过往很是感慨,于是就写下了这段动荡的往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