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在被趕出皇宮之後,皇帝的名號也被撤掉,投奔了日方之後建立了僞滿洲國,成爲僞皇帝。在這期間,毓喦一直在溥儀身邊服侍,讓他很是感動,因爲溥儀沒有子嗣,所以他想讓毓喦成爲“皇子”,等完成復辟後由他繼承皇位。

  但是他這種想法並沒有得到實現,在抗戰即將勝利的時候,溥儀看形勢不好,就想帶着毓喦一幫逃到日本,但是還沒有起身,就被蘇聯抓住,成爲了蘇軍的俘虜。因爲曾經是皇帝,所以蘇聯對溥儀很是優待,毓喦也像往常一樣精心的伺候着溥儀,日子過得雖說不上滋潤,但也沒有受到苦難。

  不久之後,蘇聯要把這些俘虜進行遣返,溥儀他們的意見出現了分歧。溥儀因爲做了好幾年日本的傀儡,怕回國之後會被處死,所以不想回去,還連續給斯大林寫了好幾封信求助,表示想留在蘇聯的決心。但是他的弟弟溥傑和大多數人是想要回國的,因爲他們並不想待在這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雖然可能會受到國內的懲罰,但依然想落葉歸根。

  經過溥傑等人的思想工作,溥儀還是跟着他們回去了。也因爲之前的行爲被派到撫順進行勞動改造。幾年後溥儀一幫人得到了特赦,還重新到北京落下了戶口,溥儀和毓喦兩個人從清朝的皇族,變成了一個普通的百姓,這期間兩人的思想觀念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也不會再做“復辟登基”的美夢。溥儀在特赦後到文史館工作,晚年的生活還算平靜。但是毓喦過的就有些坎坷曲折了。

  毓喦在獲得特赦後,先找了一個教書先生的工作,然後又輾轉成爲了一個小商販,做一些買賣勉強餬口。但是沒多長時間,就又被帶去改造,這次直接到了山西一個山村裏面,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也就是在山西勞動改造期間,溥儀因爲病重在北京去世。毓喦知道後痛哭不止,因爲他從小就待在叔叔溥儀身邊,溥儀因爲身下無子,對毓喦也是非常照顧。而且兩人也相伴走過了一段艱苦的動盪生活,感情很是深厚,但是現在溥儀去世,自己遠在山西,因爲身份的原因不能去照料溥儀的身後事,想到這些,毓喦心裏有些愧疚和不捨,但也是能獨自傷神,黯然落淚。

  經過長達12年的改造生活後,毓喦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裏,但是現在已經物是人非了。爲了生計,毓喦也只能出去做工,可是此時已經60歲的毓巖早就不能再賣苦力了。最後經過別人介紹,找了一份清理大街的工作維持生計,在做了一年後,因爲身體原因就回家養老了。

  因爲毓喦在年小的時候,受到過幾年皇族的學習生活,在書法上有很大的造詣,在養老期間,靠着自己的書法換錢,這才讓生活有所好轉。後來在閒暇的時候,回憶起自己曾經的過往很是感慨,於是就寫下了這段動盪的往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