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烟雨客

辛弃疾是一位豪放派词人,身在齐鲁,心念魏阙,一直渴望建功立业,复我河山。可惜,这样的理想,在腐朽的政局中终究幻灭,无奈的他,却将万字平戎策,一样换作了东家种树书。

尽管如此,也曾流离,也曾漫游,信马由缰,随心所向。但他的笔下,纵使是慷慨悲歌,依然不斤斤于儿女情长。

想起一部邵氏电影《浣花洗剑》,改编自古龙的小说。古龙就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人,晚年病重,医生不让喝酒,他偏不,大喝三天三夜驾鹤西游。

这部电影中,主人公白宝玉与小公主初次见面时,背手站立的小公主,就吟唱了辛弃疾的这首聚散匆匆非偶然,白宝玉和了后面几句,待到两人四目交睫,一见倾心。自此,后面的故事就围绕他们的爱恨情仇展开。

《鹧鸪天(聚散匆匆不偶然)》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漫游楚国的辛弃疾,在这里交到了很多知己好友,可惜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究要走的,这一夜,他们挈阔交心,其乐融融,可想到此去一别,待到相见又不知何年了。辛弃疾内心的琴弦被撩动,可是他依然不许放离愁别绪,到这伴奏的弦歌里来。

明朝一别,待到后天夜里,相思就如月光,将满船萦绕,再也无法排遣了。至于对现实的不满,对时局的无奈,不着一字,却让人心领神会,为之扼腕。

由是想起神雕侠侣中的最后几段文字:

张君宝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谢,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为甚么伤心,道谢的言辞竟此便说不出口。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啊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汨珠夺眶而出。正是“秋风消,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杨过与小龙女并肩下山,留下郭襄一个人独自垂泪。他难道不知郭襄的心意,但他这一生只爱一个人,已经容不下其他了。就如郭襄,从此遁入空门,开创一大门派,情感却付诸阙如。

南宋词人谢希孟写过一阙《卜算子》: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

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这人生的聚散,何其无常,只是这颗曾经爱过你为你跳动的心,还能爱上别人吗?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有这么几句诗:向君一揖莫相疑,你既无心我便辞。抚扇高歌题夏雨,弹琴长啸坐秋池。人生至快应为老,世上堪哀只有痴。莫负春江鲈脍好,早居三径倚东篱……你既无心我便离,江湖夜雨惯相依。霜华梦忆魂千里,寒夜风吹树几枝?逢恨晚,怨归迟,至今苦念是当时。此生难得君相许,留到来生莫复疑。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匆匆聚散中,又有多少情意,是再也无法割舍与斩断的……

视刀环歌

唐 刘禹锡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言语浅,人意深,无须语言,且听此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