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21日訊(記者 潘梁平 王一辰 通訊員 劉天勝)20日上午,“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網絡名人看湖南”網絡主題活動繼續進行,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機”)的車間和測試場,考察團見證了中國電車株機發展的璀璨歷程,這裏是中國最大的電力機車研製基地、湖南千億軌道交通產業集羣的龍頭企業,被譽爲“中國電力機車之都”。

中車株機是中國裝備走出去的先鋒,在電力機車、城軌車輛、城際動車組、磁浮車輛、儲能式有軌/無軌電車等新技術公共交通車輛等衆多領域明星產品如雲,始終處於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最前列,服務全球。此次走訪,考察團登上了一輛車身線條圓潤的有軌電車。“這是我們最新完成的項目——超級電容有軌電車的第三代產品。”中車株機產品研發中心城軌系統研發部五模塊有軌電車機械經理劉勁不無自豪地介紹。

這輛新有軌電車車頭酷似海豚,車頭下方的擋板勾畫出“海豚”的微笑。“海豚”有軌電車的項目學名是:電電混合五模塊儲能式現代有軌電車。

顧名思義,“五模塊”是五節車廂,“電電混合”則表示該車型使用了超級電容和鈦酸鋰蓄電池共同作業。

劉勁說,這是中車株機在有軌電車上,首次採用混合儲能供電。

記者看到,超級電容安裝在車頂,取消了懸在天空的供電線,以及從車頂上伸出去與電線相接觸而維持連續式供電的“辮子”,代之以車輛停站時快速充電儲能的方式來保證運行用電。

劉勁介紹,超級電容像是一個短跑選手,各站停靠充電,憋一口氣,在平直道運行的距離可以達到5公里以上;新車型加上的碳酸鋰蓄電池則是一個長跑選手,如此,可保證有軌電車不僅在中心城區使用,在郊區運行時也用電無虞。

五模塊編組使車輛更靈活,轉彎半徑18米,適用在道路空間有限的老城區開行。走進車內,第2、4節車廂平坦寬敞,劉勁說,這得益於轉向架數量的減少。中車株機在園區內建設集試驗驗證、基礎工藝研究和計量理論於一體的製造研發基地,其中包含世界首個“轉向架智能化製造項目”。

車輛使用的100%低地板技術使有軌電車距地面僅35釐米,方便老幼病殘孕等人羣上下車。但狀如四輪“小板車”,用於支撐車體的轉向架在車廂內隆起一部分,會佔用一定空間。新車型解決了技術難題,將轉向架減少至3個,實現了客室內全平貫通,搭配藍天白雲寬燈帶照明,乘客乘車感更爲舒適,載客量增加10%。

目前,在武漢、淮安、寧波、深圳等地,均能看到中車株機研製的超級電容儲能式現代有軌/無軌電車的身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