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物聯網研發中心理事長葉甜春在“2018南通新一代信息技術博覽會”上表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經過六十年發展,目前進入新的階段,未來實現產業獨立自主和創新發展,仍需破解六大難題。

圖片來源:拍信網

葉甜春說,集成電路產業是一個資本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的高技術產業類型,是全人類歷史上到目前爲止最高水平的機器架構設備需求。

我國集成電路製造技術與產業發展已經有六十年曆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產業鏈生態得到較大提升,擁有一批具有創新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封裝能力、測試能力和裝備產業化等取得明顯進展。

他認爲,雖然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增長率保持世界第一,但在製造、材料、設計等領域仍存在短板,尤其是在產品上存在“卡脖子”瓶頸。目前,集成電路產業開始進入全面的系統化時代,要實現產業獨立自主和創新發展,需要破解六大難題。

一是產業模式有待變革,特別是在技術薄弱領域,應該藉助產業分工,打造Family生產模式;

二是補齊裝備材料短板,做強裝備材料這一集成電路的核心環節;

三是加強協同發展,實現核心技術的共同支撐;

四是克服無序競爭,努力做到差異化競爭;

五是強化政府支持,加大政府在基礎研究等關鍵領域的投入力度;

六是完善產業政策,不斷優化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葉甜春表示,未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從價值鏈低端走向高端,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三鏈融合,還需要在認清自身實力的基礎上,做好戰略定位和系統佈局,同時不斷尋找新的開發渠道和合作夥伴,提升開放合作程度,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分工體系。

來源:新華網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源於正版圖片庫,拍信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